(吉隆坡9日讯)心向太阳剧坊成立25周年银禧纪念公演大戏《奋斗》青春励志音乐剧,日前在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圆满落幕,既获得国内外戏剧专家学者出席观赏,也引起观众热烈讨论。
《奋斗》最后一场演出,邀请约70名来自马新、日韩和中港台戏剧专家学者出席观赏,并在演后举行座谈会,邀请学者对该剧发表感想和讨论。
台湾大学戏剧学系暨研究所教授林鹤宜表示,《奋斗》最动人之处在于其对脑性麻痹患者、爱滋病感染者及戏剧创作者的深切关怀。

她肯定剧中音乐旋律优美、演员歌声出色,展现一流的舞台实力。不过,她也指出,作为励志戏剧,剧情在舞台上的表达略显直接,创作者或可尝试以更多角度与层次来呈现主题。
“《奋斗》剧情仍然有很深刻的地方,包括演员的台词。然而,当戏剧已经发展到很蓬勃的状态时,创作者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助理教授于善禄说,这类励志舞台戏剧在台湾已久未出现,他个人已有逾30年未有类似的观剧体验。
他这次的观剧感受,仿佛回到1980年代台湾剧场的情感氛围。这种不同年代的美学与叙事方式,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呈现了多样的创作语境。

台湾差事剧团艺术总监锺乔则将《奋斗》归类为“教化戏剧”,认为它在叙事中呈现了两种文化符号,即沈浸体验与客观观察。
他指出,一部戏剧的价值,在于能否引发观众对社会议题的共同思考,而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同情情感。当脑性麻痹患者、爱滋病感染者,甚至历史事件,能够被置于社会共同体的语境中,才会激发集体回应,而不只是怜悯。

《奋斗》青春励志音乐剧制作人和导演是沈国明,戏剧构作孙天洋和沈国明,音乐总监李振城和陈秋凤,主要演员是甄瑜潼、罗敏儿和李亦雯,台前幕后动员40名人员参与。值得一提的是,三名主要演员皆是心向太阳剧坊戏剧班学生。
有意获得更多活动信息,可联系心向太阳剧坊(电话:016-2322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