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马华联邦直辖区联委会与吉隆坡市政局(DBKL)执法组,今日连同三大公会,即水果公会、蔬菜公会与海商公会代表齐聚召开联合会议,聚焦讨论吉隆坡批发公市多年来周遭有外劳非法营业抢摊的问题,严重打击本地生意。
马华副总会长兼丹绒比艾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黄日昇博士指出,针对隆批发公市长期存在的非法经营与外劳问题,马华今日与隆市政局、移民局、国家安全理事会,以及由后两者组成的“吉隆坡突击队伍”(KL Strike Force)召开会议并展开实地视察,共同商讨应对措施。

他说,该公市周边不少由外劳非法经营的摊位,与场内持照商贩从事相同的经济活动,包括贩售蔬菜、水果及海鲜,已违反《2016年贸易、商业及工业执照条例(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不仅影响正规市场秩序,也严重冲击本地业者的生计。
“如今我们发现,这类外劳经营的非法档口越来越多,尽管隆市政局与移民局过去已多次展开取缔与执法行动,但问题仍未能根治,情况未见改善。根据多个公会的反映,我们决定把此事带入国会,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jpeg)
黄日昇指出,隆市政局仅能针对执照问题采取行动,并无逮捕权,因此需与其他执法单位合作,并透露,隆市政局如今正在策划多项行动,并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公布一些相关规范,以期逐步解决该公市面对外劳非法营业的长期问题。
“我们也建议移民局可派驻官员常驻监督,一旦发现违法情况,就能即时策划展开行动。”
非法经营屡禁不止 陈国勇促多部门协作执法
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署理主席陈国勇指出,隆批发公市周边外劳非法经营的问题已存在多年,虽然多次展开取缔行动,但外劳被捕后隔几天又重返原地摆摊,形同无视法律,“将政府法律当作儿戏”,显示法规执行存在漏洞。

他表示,今日马华与隆市政局执法组、蔬菜公会、水果公会及海产公会代表召开会议,会后也将进行现场巡逻,以便掌握最新情况,并视需要发表进一步说明。
“隆市政局只能没收执照,没有权力逮捕违法者,只有移民局与警方具备相关执法权限。这并非市政局单一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需多个单位配合协作。”
他指出,非法档口经常在取缔后又迅速重返营业,不仅规避租金与税务,还以低价竞争导致合法业者生意受损,尤其当前正值通货膨胀时期,对本地业者无异于雪上加霜。
“今日召开会议,正是为了厘清执法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困难,因为这些问题已经多年无解。现在我们至少应该每月掌握执法进展,并听取多个单位的意见,以期更有效打击外劳非法营业行为。”

他也强调,今日三大公会,即水果公会、蔬菜公会与海商公会代表齐聚,是为了深入交流有无新问题出现,最核心的目的,是期望能够“一劳永逸”解决非法外劳经营问题。
非法营业泛滥逾30年 辛建佳吁“抓大鱼”治本
吉隆坡批发市场联合公会总会长辛建佳指出,外劳非法经营的问题已持续近30年,尤其是在疫情后情况更为恶化,非法摊贩数量激增约70%,对批发市场的生意造成逾五成冲击,形容情况已相当严重。
“我们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今日特地出席会议,希望这个延宕多年的问题能够真正获得解决。”

他指出,现有的执法方式成效有限,“今天取缔了,明天又回来摆摊”,既然政府曾表明要“抓大鱼”,那么不妨从店屋业主这一源头入手,而不是只针对营业者与非法外劳这些“小鱼”。
辛建佳表示,隆市政局是掌握著批发市场周边商店业主的详细资料,若能从中查核违规出租行为,将可大幅减少非法营业的温床,避免浪费大量人力资源。
他也建议政府加重对违规业主的处罚力度,例如实施数月断水断电等措施,并推动相关法案以根本性解决问题。
“这项问题若继续拖延,随时吉隆坡批发公市将成为历史。与20年前相比,如今我们的生意已下滑至少60%,再加上线上购物兴起与大型超市也能直接向供应商取货。”
出席者包括隆市政局执法组副主任莫哈末慕札米、吉隆坡蔬菜批发商公会会长黄敬发、吉隆坡生果批发商公会会长陈钰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