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人杨善勇在9月10日发表一篇文章《过度被抬举,火箭已不举》,内容提及增建华小和搬迁华小的成绩而论,火箭不如马华,只因马华有提出的10+6方案。

倘若熟悉政治和教育课题,都知道马华当初在2017年提出10+6方案,是希望能在2018年大选时挽回华社对马华的信心,继续执政中央,殊不知这个如意算盘没有奏效,马华在2018年在中央首次下野。

杨善勇要对比马华和行动党,就在评论里说到:“为何不能为华校舒展20+12的一柱擎天?”。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俗语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比喻同一件事物,内行人能透过看透事物的本质、诀窍和内涵,而外行人只能看到表面现象,满足于热闹或娱乐效果。

这句话,正好反映出杨善勇看待华小增建和搬迁课题的表面和肤浅。

我国现在拥有1304所华小,其中约610所是微型华小(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学校),占总数约47%。

当中,人数少于30人的微型华小更是不计其数,倘若这些微型华小没有新生来源,未来的发展令人堪忧。

深入研究的话,不难发现在一些小镇或郊区里,邻近相隔不到一公里以内,就有好几所华小,而几乎每一所都属于微型华小。

有些学校的教职员人数,甚至还超过学生人数,以人力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说,是没有经济效率和存在浪费资源,这也间接影响了其他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

增建更多新华小固然是一桩美事,但面对这些长期的微型华小问题,增加20所新华小不是解决问题根源的方法。

要延续这些华小的历史使命,就是协助这些微型华小,搬迁到有华小需求的新兴地区,延续教育任务,造福更多莘莘学子。

不看数据,叫不醒装睡的人

谈搬迁华小,难道只有马华在2017年提出的6所华小搬迁计划吗?当然不只6所。

即便看这6所,张念群为柔佛东甲新廊小学动土;黄家和为雪兰莪蒲种培民华小和柔佛武吉英达培才华小开课;森美兰利民济礼仁园华小也在雪兰莪新校地如火如荼建成中。

稍微有做功课就知道,其他在行动党任内有处理或拨款的搬迁华小,就远远超过这6所。

这里罗列已经在新校地开课的搬迁华小,就有槟城乔治市益华小学、霹雳太平华联二校华小、霹雳安顺十二碑华小、雪兰莪福隆港小学、雪兰莪峇玲珑敦化小学、雪兰莪班丹中华小学、森美兰晏斗吁鲁干中园华小、吉打巴林园培智小学、沙巴孟加达善牧学校等。

此外,黄家和在今年也对外宣布,获得搬迁批文的华小,包括雪兰莪巴生利民华小、槟城恒毅华小、柔佛昔加末中央华小。

以上,至少都有12所搬迁华小的成功案例和事实。

试问马华马汉顺2020年3月到2022年11年担任副教长期间,10+6计划落成了多少?当中又有没有宣布更多的增建和搬迁华小方案呢?

如果没有,杨善勇所谓“火箭不举”或“火箭不如马华”,是否有点站不住脚,甚至是无的放矢呢?

华教课题上,我认同要比谁做得更好,双方良性竞争实则是健康的;但如果要比谁做得更差,没有数据佐证、没有深入探讨、没有走入学校,纸上谈兵未免也太肤浅片面了。

陈劲晖

执业律师,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和通讯部副部长特别事务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