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讯)吉隆坡市政局(DBKL)强调,在印度清真寺路(兴都庙 Dewi Sri Pathrakaliamman原址)拟建清真寺的计划,是由拥有该片土地的私人公司所提出,并非属于政府的计划。
根据隆市政局今日在文告中解释,兴都庙 Dewi Sri Pathrakaliamman只是占这片发展土地中的一小部分。
“这片在印度清真寺路,由私人公司所拥有的土地,因拟建清真寺的计划,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因为部分土地范围内设有兴都庙 Dewi Sri Pathrakaliamman。”
“但,在这片土地上建清真寺是私人公司作为合法土地拥有者而提出的,并非是属于政府的计划。然而,隆市政局作为政府委托的管理机构,已积极介入协调,以协助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确保所有相关方权益不受影响,并避免造成对任何族群的歧视。”
无论如何,文告表示,隆市政局已鉴定适合的新地点,以安置位于吉隆坡印度清真寺路(Jalan Masjid India)附近的兴都庙Dewi Sri Pathrakaliamman。
“此举旨在确保兴都教徒,能够继续舒适和谐地进行宗教活动。”
“搬迁过程将秉持公开透明及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将与相关利益方展开讨论,以确保实施顺利进行。”
据悉,该兴都庙Dewi Sri Pathrakaliamman于Jakel商场(Jakel Mall)附近,建于19 世纪末,如今正处于吉隆坡市中心的高速发展区域内。
该庙宇所在地已售予一家私人公司,该公司同时在同一地点拥有一座购物中心。
隆市政局在声明中也保证,当局应允在百年兴都庙搬迁前,不会对该兴都庙进行任何结构性拆除,并允许该庙宇继续正常运作,直至搬迁工作完成。
隆市政局强调,所有正在及即将采取的行动,皆符合《联邦宪法》所保障的宗教自由原则。
“当局感谢各方的合作,确保搬迁过程顺利推进。所有人士应共同维护社会和谐,并尊重马来西亚的宗教多元性。”
昨日,捍卫自由律师团揭露,隆市政局已向一家私人公司发出规划准证,批准当局拆除吉隆坡市中心一座拥有130年历史的兴都庙 Dewi Sri Pathrakaliamman,以便在原址兴建“昌明清真寺”。
根据《MalaysiaNow》的报导,拟建中的清真寺预计将被命名为“昌明清真寺”(Masjid Madani),并预计由首相安华于本月主持动土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