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深圳7日讯)中国深圳一名36岁外卖员为了在晚上繁忙时段送餐时保持清醒,竟在短时间内连续喝下六、七瓶功能性饮料,结果第二天突发抽搐、意识不清,被紧急送院。

《深圳晚报》报导,胡姓男子近日为了应对送餐的压力,在短时间内连续喝了六、七瓶功能性饮料,家人第二天发现他躺倒在地,叫醒后他仅表现出发烧症状,家人便让他继续休息。

然而到了中午11时,他的情况突然恶化,出现心跳加快、发热、出汗等症状,随后突然全身开始抽搐,头部和双手不受控制地抖动,对家人的呼唤毫无反应。

更令人心惊的是,抽搐反复发作,最后一次持续半小时未见缓解,家人见状急忙将他送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症室。

收治胡男的神经内科医生将他收治进了ICU,为他用上最强烈的镇静药物,还给他插上呼吸机。

距离摄入饮料约40小时后,医生在胡男血液中仍检测出咖啡因,尿液中咖啡因浓度甚至高于血液,即使经过水化、利尿等,体内仍残留大量未代谢的咖啡因。

主管医生吴庆临推断,他在短时间内摄入总量在300-350毫克的咖啡因。咖啡因在人体内的半衰期通常为3-5小时,而胡男体内咖啡因在经历10馀个半衰期、并经过医疗干预后仍能被检出,充分说明他发病前摄入了远超安全剂量的咖啡因。过量咖啡因过度刺激大脑神经,引发类似癫痫发作的状况。

经过院方协助促进体内咖啡因代谢、支持器官功能恢复后,胡男神志逐渐清醒、抽搐频率和程度逐渐减少至正常,生命迹象亦趋于稳定,未几从ICU转回普通病房,数日后便出院。

专家指出,市面上常见的功能性饮料,除了含有牛磺酸、维生素等,其提神效果主要来源于咖啡因,多数产品说明书上明确建议每日饮用不宜超过两瓶。短时间大量饮用会导致咖啡因摄入超标,加重人体代谢负担,会过度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不仅不能提升工作效率,反而可能导致心悸、焦虑,严重时引发抽搐和意识障碍等中毒性脑病。

医生提醒,功能性饮料不是普通饮品,务必遵守每日建议饮用量。疲劳是身体发出的休息信号,不要依赖饮料强行提神,饮品混搭需谨慎,避免让大脑陷入“左右为难”境地。

蔡秀仪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