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18日讯)台湾高雄市凤山区某幼儿园近日爆出虐童事件,一名女童仅因未拿出药袋,竟遭教保员当场掌掴,导致脸颊红肿、口腔出血,引发社会哗然;市议员李雅慧接获通报后痛批:“这不是情绪失控,是赤裸裸的暴力!”
李雅慧于面子书发文指出,她今年已接获3起类似的虐童案例,而最新发生的这起案件从监视器画面可见,一名教保员不满女童将药袋拿出来,竟当场出手赏了一巴掌,造成孩子脸部明显红肿,嘴部还有出血情形,孩子也向家长透露“被打了3巴掌”。
她强烈斥责道,此案件与3天前发生在诺贝尔幼儿园的事件相似之处,在于现场有其他老师,但都没有出面制止,质疑:“一个陌生人在街上打人,大家都知道要报警,为什么在幼儿园里,有人在伤害孩子却可以视若无睹?”
她指出,类似事件屡见不鲜,显示托育制度本身早已出现结构性漏洞,无法仅以个别员工的失当行为看待。她呼吁市府应即刻清查该园现况,检视教保人力缺口,同时推动“连带责任制度”,鼓励现场教职员通报、阻止,强化教保人员的身心健康评估与情绪管理机制。
事发后,女童家长也于周三(16日)在社媒还原当日情形,透露女儿放学后提及被赏巴掌3次一事,向园方查询时仅收到片段监视画面。
影片中清楚可见,教保员因女童未递交药袋,直接动手掌掴,导致孩子外伤明显。
此事一出,许多网民纷纷留言谴责:“这已经不是体罚,是暴力了”、“这种行为应该提告到底”、“孩子没拿药袋也不至于被这样打吧”、“天天都有虐童新闻,制度再不修会出人命”、“老师情绪控管不好,这怎么当老师”、“那个吨位这样下去不是巴掌,是杀人未遂吧。”
面对连续多起幼园虐童案件曝光,包括日前诺贝尔幼儿园被爆用布袋盖头、拖拽幼童,以及凤山掌掴案,李雅慧日前晚间再次发声,召集教育局及主管机关讨论制度改革,并提出三项具体改善方向:
1、公开透明:未来若再发生儿虐事件,只要事证明确,将不再遮掩,会第一时间公布涉案幼儿园与加害教保人员姓名,让社会共同监督。
2、强化责任链:研议采取连带处分机制,未来若有教保人员目睹同仁不当对待幼童而未即时制止或选择包庇,是否应一并负起行政责任。
3、科技防护线:拟编列预算,于公立幼儿园导入AI驱动的智慧监控系统,针对异常行为即时发出警示。不仅强化资料保存与事后厘清,更在事前预防与事中监控上发挥关键功能,进一步提升家长信赖,也能作为鼓励私立幼儿园跟进的示范。
她最后强调,保护儿童不能只是喊口号,“而是每个制度环节都该能真正落地的承诺。唯有公开、严惩、预防三管齐下,才能真正守住孩子的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