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日讯)中国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虽然转正,但仍趋近于零,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则连续第37个月下跌,凸显中国因内需疲软和贸易不确定性,仍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CPI年增0.2%,9月为年跌0.3%。今年2至6月,以及8月、9月等7个月时间,中国CPI均处于负成长;10月PPI年跌2.1%,为连续第37个月下跌。
假期带动消费需求
针对CPI转正,中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统计员董莉娟表示:“针对提振内需的政策在10月发挥效果,加上十一国庆长假和中秋节假期都协助带动需求。”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8月的国务院会议中要求加大努力,借由解除支出的限制和加速开发如服务业和新消费形式等新成长动能,来释放潜在的消费力。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努力实现约5%的年度成长目标,尽管今年下半年面临不少不利因素。
中国10月出口无预期萎缩1.1%,其中对美国出口下跌25%,为连续第7个月呈双位数下跌。官方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跌至49,创6个月最低水平。
通缩结束言之过早
香港保银资产管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10月CPI出现正成长,令市场大感讶异,现在就作出通缩已经结束的结论还为时过早。房地产价格仍在持续下跌,内需仍然疲弱。与此同时,因提前出货潮已结束,出口动能似乎正在减弱。我们需要等待更多月份的数据,来判断是否通缩动能已根本改变。”
中国正努力应付持续的通缩压力,主要因为内需疲弱和过度供应,加上美国关税措施导致的贸易不确定性,影响供应商消除过度库存的努力。
10月外汇储备增至3.3433兆美元
另一方面,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兆3433亿美元(约13兆9300亿令吉),较9月底增加47亿美元,月增0.14%。
同月,官方黄金储备小幅增加3万安士,至7409万安士(约2304吨);按美元计价的黄金资产估值约2972亿美元(约1兆2375亿令吉),较9月的约2833亿美元上涨约4.9%,主因金价月内维持高档与估值变动所致。
黄金储备连12个月上涨
10月黄金连续第12个月小幅增持,显示在外部不确定性与汇率波动背景下,官方资产配置仍偏向以黄金分散风险;后续可持续关注金价走势与官方月度“官方储备资产”表中的黄金安士数与美元估值变化。
外管局强调,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韧性仍在、潜能充足”的基本面未变,为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市场将持续关注美元走势、全球利率中枢与资产价格波动,评估外储后续的估值与价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