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0日讯)过去一个月,MicroStrategy股价下跌25%,BitMine Immersion下跌超30%,比特币同期跌幅为15%。分析认为,数码货币财库公司(Digital Asset Treasury,简称DAT)本质上是加了杠杆的加密资产,所以当加密货币下跌时,它们会跌得更多。虽然此类公司股票仍被高估,但溢价水平已不再极端。
一场始于去年10月的加密货币抛售潮,正在吞噬华尔街今年最火热的投资策略。通过借债或募资买入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的“数码货币财库公司”,曾被投资者视为给加密货币加杠杆的绝佳工具,如今股价跌幅已远超其持有的代币本身。
这一模式由MicroStrategy执行董事兼比特币倡导者塞勒(Michael Saylor)在2020年开创,将MicroStrategy的小型软件公司转型为比特币巨鲸。该公司市值在去年7月曾触及约1280亿美元(约5333亿令吉)峰值,如今已缩水至约700亿美元(约2916亿令吉)。过去一个月,MicroStrategy股价下跌25%,比特币同期跌幅为15%。
溢价交易逻辑遭质疑
数码货币财库公司的核心问题在于,投资者实际上是在为持有加密货币的公司支付远高于其资产净值的溢价。Spectra Markets总裁唐纳利(Brent Donnelly)直言:“这整个概念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你只是在用2美元买一张1美元的钞票。最终这些溢价会被压缩。”
这一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华尔街知名做空者查诺斯(Jim Chanos)此前一直做空MicroStrategy的同时买入比特币,认为投资者没理由为此类公司支付溢价。
上周五(7日),他告诉客户是时候平仓这笔交易了。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加数码货币财库公司股票仍被高估,但溢价水平已不再极端,“这个交易逻辑基本已经兑现”。
数码货币财库公司最初出现时,曾为此前难以直接投资加密货币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渠道。但过去两年推出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与交易基金,已经能够提供同样的解决方案,削弱了数码货币财库公司的独特价值主张。
杠杆效应放大下行风险
塔特尔资本管理公司(Tuttle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执行员塔特尔(Matt Tuttle)表示:“数码货币财库公司本质上是加了杠杆的加密资产,所以当加密货币下跌时,它们会跌得更多。”
这种杠杆效应在多家数码货币财库公司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塔特尔同时强调,“比特币已经证明它不会消失,逢低买入会获得回报”。
比特币财库公司Strive首席执行员科尔(Matt Cole)表示,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募资购买比特币的平均价格,比当前水平高出10%以上。
科尔称,许多数码货币财库公司“陷入困境”,因为面临亏损的公司很难再出售新股来购买更多加密货币,这可能给加密货币价格带来压力,同时引发对这些公司商业模式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