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考虑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构成,以及医疗或照护风险,选择“延后领取”退休金非对每个人都合适。(图取自法新社)

(东京1日讯)在退休年金制度中,选择“延后领取”可以增加每个月所获得的年金金额,这种方式被视为增加老后生活资金的方法之一,但要知道的是,这并非对每个人都合适。如果未考虑健康状况、家庭成员构成,以及医疗或照护风险,反而可能会让人后悔。

日媒《THE GOLD ONLINE》报导,日本一名70岁老翁江藤彻(化名)透露,他为了多拿一点钱,因此今年才开始领退休金,每月可拿到约为23万日圆(约6296令吉),比65岁领的16万日圆较多,但他却没料到还要扣税,且身体健康状况不比以前好,现在变得“有钱却没好命享受”,让他觉得相当懊悔。

手续杂费吃掉一小块

江藤彻今年起开始领取退休金,由于他没有在65岁就马上领,而是选择“延后领取”的选项,到了70岁才开始领取,所以金额有所提升,从原本的每月16万日圆,提升到每月23万日圆,一年的差距逾80万日圆(约2万1900令吉)。

江藤彻原本心想,“这样退休生活总算可以安稳了”,满心期待领取那一天的到来。然而,实际开始领年金后,他的期待却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江藤彻抱怨,入账前的“名义金额”确实是23万日圆,但扣掉健保费、所得税等一些费用,实际到手不到20万日圆(约5500令吉)。日本的退休年金属于“杂项所得”,因此需要课税,同时也会纳入社会保险费的计算基准。

有钱来不及花

换句话说,领取的金额越高,被扣的税金与保费也越多。因此,许多人延后领取退休金后,反而觉得“怎么被扣更多”。

江藤彻说:“我过了70岁后,慢性病加重,看医生的次数也变多了。现在要长途外出也觉得吃力。这样想起来,早点在身体健康时领退休金、享受生活不是更好吗?万一早离世,延后领取也没意义啊。退休金虽然变多,但到头来没多太大用处。”

非人人适合

报导认为,虽然“延后较划算”、“退休金越晚领越好”的说法确实不无道理,但每个人的生活状况不同,不是人人都适合延后领取。在做出是否要延后领取退休金的决定之前,必须确认“3大重点”。首先是自己的健康状况与平均寿命,能否活得更久、对健康是否有信心,这些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其次是等待领取退休金期间的生活资金,在65岁到实际领取退休金的这几年间,能否有其它生活资源极为关键。要确认自己是否有足够储蓄,或是能否继续工作。最后是要以“实领金额”为基准模拟试算,确认“实际可领金额”有多少。综合考量自身健康与家庭财务状况,做出最符合自身条件的选择。

黄义杰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