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取自法新社)

市场上开始弥漫著一股恐惧。许多专家警告:人工智能(AI) 泡沫可能即将破裂。有人甚至说,“如果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是小儿科,这次AI会让地球震一震。”的确,从硅谷到华尔街,每一家初创公司、每一份财报,只要挂上“AI”两个字,就能吸引疯狂的资金。OpenAI 的估值从1570亿美元飙到5000亿美元,Anthropic 半年翻倍到1700亿美元;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4.4兆美元。高盛首席执行员也忍不住警告:“AI投机的回档可能随时到来。”

这些数字看起来确实像泡沫。PitchBook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全球AI初创公司融资高达731亿美元,占全球创投总额近六成。科技巨头们也疯狂烧钱:微软、谷歌、亚马逊建起千亿美元级的数据中心,OpenAI计划未来几年花掉1150亿美元。高盛估计,全球AI相关投资将突破1兆美元,但至今,几乎没有哪家公司能靠AI实现稳定盈利。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更指出,企业级生成式AI项目中有95%尚未带来收益。

因此,“AI泡沫论”像病毒一样蔓延。专家担心投入与产出严重脱节,也担心市场被“FOMO”心理(害怕错过)推向失控。

GIC投资主管就说,现在只要沾上AI,哪怕没营收,估值都能飞天。这一幕,确实像极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疯狂。

泡沫不会爆破的3大理由

但我认为,AI不会重演2000年的悲剧。首先,这一波AI浪潮的主角不是靠计划书融资的小公司,而是微软、英伟达、谷歌这些真正赚钱的巨头。他们账上有真金白银,不是靠债务堆起来的泡沫。AI的基础设施——晶片、数据中心、算法平台——是真实存在的工业资产,就算价格调整,也不会像当年“dotcom公司”那样一夜蒸发。正如贝佐斯所说,即便AI是一场“工业泡沫”,它也会像当年的光纤投资一样,为未来留下宝贵基础。

其次,AI的技术落地速度远超过去的任何科技革命。从ChatGPT问世到企业使用AI客服、AI写程式,只花了不到两年。AI已经实实在在改变了生产效率,而不是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这种“实用化速度”,正是过去泡沫时代所欠缺的。

第三,今天的资金结构更稳健。2000年泡沫靠散户和借贷撑起来;如今的AI资金来自机构与现金流强劲的企业。再加上监管环境更成熟,AI法规正在制定中,这将帮助市场逐步降温而非崩盘。

AI公司掀起的资本狂热

当然,调整一定会发生。那些空有概念、没有盈利能力的AI公司,迟早会被淘汰;部分AI概念股也可能在兑现业绩前回调。但这不是泡沫爆裂,而是自然筛选。正如当年互联网浪潮留下亚马逊与谷歌,AI时代也会留下真正有技术、能赚钱的企业。

AI不是投机,而是一次基础设施革命。它的终点,不是聊天机器人写诗,而是医疗、制造、能源、交通全面智能化。现在的资本狂热,其实是为未来十年的生产力革命提前买单。

所以,当有人再问我,“AI 泡沫是不是要爆?”,我只会说:泡沫会有,但不会毁灭。股价可能会回调,但AI不会倒下。

真正的泡沫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类的贪婪与恐惧。而当市场重新找到理性,AI将继续改变世界。

傅炆邦

作者是资深资本市场专业人士,拥有多年投研与前线交易经验。曾任两家知名投资银行分析员及持牌交易员。长期活跃于投资教育领域,提供一对一培训,并为金融机构提供研究与培训服务。同时担任新交所学院讲师。也曾在大马首家华语财经电台节目担任嘉宾DJ,解析股票动向。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