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日讯)又一年中秋节即将到来,节令食品月饼也进入销售旺季。如今无论线上平台或线下商超,价格动辄数千人民币(约140美元或590令吉)起跳的豪华天价月饼,已经难觅踪影。
据中国媒体指出,天价月饼消失是好事。因为日前中国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从严纠治“四风”,明确“要紧盯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坚决纠治违规收送月饼、蟹卡蟹券、烟酒茶等礼品和礼金”等问题。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到每逢假日强化监督约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优良党风正带动社风民风不断向上向善。
畸形需求产物
该文评论,天价月饼消失的直接原因就是“不好吃”。经过千百年传承发展,中秋时节吃月饼成了民俗传统,作为节令食品的月饼,也形成了不同类别和相对固定的工艺和风味。然而曾几何时,各种稀奇古怪的馅料纷纷被塞入月饼,“鱼翅、鲍鱼、燕窝、松露等材质价格昂贵却未必适合,不求好吃,但求显贵。”
文章直指,“天价月饼”本来就不是用来吃的。这些月饼之所以诞生,很大程度是送礼之用,发展到后来更偏门成公款消费和“雅贿”的重要道具,因此价格愈高,愈显得有“诚意”,“包装一定要奢华隆重,用料一定要昂贵珍稀,以价格区别于市场上普通食品。”
文章点出,为了让这些“雅贿”增加“实用价值”,这些天价月饼往往还会附上名酒好茶,甚至代金券、黄金饰品等各种其它商品。“至于好不好吃,完全不重要。事实上,许多收受者压根不会吃这些月饼”,文章形容,“天价月饼”成了现代版的“买椟还珠”。

打击从不间断
文章提到,因为是畸形需求的产物,中国官方对天价月饼的打击从未断过。从强制为月饼外包装“瘦身”,到规范月饼礼盒内容物,一项项具体规范标准公布以遏制天价月饼。
依照时序回顾,2012年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八项规定”后,大力整治“四风”,严管天价月饼的“需求端”,对天价月饼“釜底抽薪”;2013年中秋节前夕,公款购买月饼的禁令发出;此后每一年,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为防止“四风”问题不断花样翻新,相关部门要求对隐藏在高档酒、“天价茶”、“天价烟”、高价月饼等背后的享乐奢靡问题。
2024年的1份报告显示,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得到遏制,500人民币(约296令吉)以上的月饼礼盒已基本退出常规市场。
但今年节前,中国的中纪委再次强调“要紧盯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坚决纠治违规收送月饼、蟹卡蟹券、烟酒茶等礼品和礼金”等问题,文章最后称,乐见天价月饼这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市场规律的商品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