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4日讯)全球科技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预计将由2025年的370美元(约1554令吉)稳步成长至2029年的412美元(约1730令吉),年复合成长率(CAGR)为3%,显示市场在近期波动后逐渐恢复正常。同期全球智能手机年化营收将达5640亿美元(约2兆3690亿令吉),CAGR为5%。
Counterpoint Research认为,推动平均售价成长的关键因素包括生成式AI的导入、关税不确定性的减弱,以及各区域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高阶机种需求带动
调查显示,2025年,北美虽然下半年出货量预期放缓,但平均售价仍将年增7%;中国市场则预计年增3.6%,主要受到高阶机种需求带动。
苹果(Apple)手机持续是高阶市场的核心力量,其平均售价将自2025年的919美元(约3823令吉)提升至2029年接近1000美元(约4201令吉),成长来自成熟市场对Pro系列的采用,以及新兴市场出货量的扩张。
生成式AI推升价格
生成式AI智能手机于2024至2025年带动每台装置物料成本上升40至60美元(约168至252令吉),推升价格。但随著技术成熟,未来平均售价成长将来自消费者对AI功能的认知价值。
另一方面,折叠机虽然目前出货量占比仍低于2%,但因平均售价较高,对市场均价具有拉升效果。2026年苹果的折叠机问世,将成为推动平均售价的关键节点。
Counterpoint Research资深分析员指出:“在供应链逐步稳定、关税影响趋缓以及高阶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售价将呈现温和上升趋势。这并非爆发式成长,而是市场回归常态后的稳定增长,为产业营收注入更健康且可持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