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讯)随著政府公布了《第13大马计划》(RMK13),PropertyGuru与iProperty大马区域经理苏庆汉表示,此计划将有望重塑大马住房生态系统,使其更具包容性与韧性。政府要在2035年前建成100万套可负担房屋。
苏庆汉在文告中指出,在第13大马计划下,政府将扩大房屋信贷担保计划(SJKP)、先租后买(Rent-to-Own,RTO)等一系列政策,以助低收入(B40)与中等收入(M40)群体购得房子。
“以先租后为例,是低收入家过渡到购屋的务实途径,尤其是在新建可负担房屋尚需时间落地的情况下。如果在RMK13框架下有效推行,将成为短期内缓解可负担性压力的可行方案。”
苏庆汉强调,这些措施不仅改善B40与M40群体的购屋机会,也有望推动住房体系朝著更公平、更高效、更具韧性的方向发展。
“当前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不确定性,对大马构成经济压力,因此政府以为“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作为重点方向,不仅及时,也具前瞻性。”

结构性改革期待已久
第13大马计划还规划了多项关键结构性改革,例如强制推行“先建后售”模式以降低烂尾风险、修订《房屋发展法》以强化消费者保障,以及建立一体化住房数据平台以提升规划与监管水平。
此外,此计划鼓励对闲置或低效用地进行城市再开发,包括善用联邦土地专员、宗教基金地(Wakaf)与马来保留地,并推动工业化建筑系统(IBS)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广泛应用,以加快施工、降低长期成本。
这些都是市场期待已久的措施,能够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关键是建在哪里
不过,苏庆汉也强调,低收入家庭依旧以就业机会、交通方便及基本服务为首要考量,因此吉隆坡、雪兰莪、柔佛和槟城等州属仍是高需求区域。
“关键问题不仅是‘能建多少房’,更是‘这些房子应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