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曼谷19日讯)香港《南华早报》8月2日报导,泰国与柬埔寨近期关系紧张,泰柬冲突虽暂时休兵,冲突的伤痕随处可见,泰国政府已承诺为这场冲突承担责任,泰国财政部长春哈瓦吉拉(Pichai Chunhavajira)日前宣布初步拨款250亿泰铢进行赔偿,并警告可能需要赔偿更多金额,因为真正的经济损失包括跨境贸易损失和柬埔寨移民工人外流,都越来越明朗。

这对本已无力承受的泰国经济来说无疑是另一个打击。“美国对泰国输美产品征收19%的对等关税,旅游业和投资陷入低迷,房地产需求疲软”,这些都加剧了泰国的困境,而飙升的家庭债务更是让数百万泰国人难以维持生计。
泰国预测今年经济成长率与邻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相比,成长率显得微弱,泰国经济在东南亚的表现已接近垫底。

泰国与柬埔寨的冲突也为这个经历了20年动荡的国家带来了新的政治动荡。

沦落“地区落后者”

分析人士警告称,泰国曾因其在危机中反弹的能力而被称为“铁氟龙泰国”(指类似不沾锅的特性),如今,它的运气可能终于要用完了。

泰国国立法政商学院教授Pavida Pananond表示,泰国已成为“地区落后者”,过去二十年的政治动荡使泰国失去了放眼未来、进行重要结构性改革的机会,长期仅关注国内权力的竞争和维持政治和经济现状,而没有意识到失去时间的机会成本。

随著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再燃战火,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再到房市信心崩解。27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从泰铢贬值揭开序幕,今日的泰国,是否正再次走向经济崩溃的临界点?

观光业未如预期复苏

今年7月24日, 泰国和柬埔寨因主权争议边境冲突,造成至少30人死亡,数十万当地居民被迫撤离,两国的边境紧张情势,不仅重创泰国边境各省的观光产业,连带影响也扩及北部与南部地区。

根据泰国第三大银行泰京银行(Krungthai Bank)旗下泰京指南针研究中心估算,泰柬边境冲突每月为泰国观光业带来约29亿7千万泰铢的损失。

泰国旅游局表示,7月24日爆发边境冲突以来,大批游客取消了行程,当中以乌汶叻差他尼府、沙缴府和四色菊府等边境省份所受影响最为严重。

许多旅行团也已退订,目前入住当地酒店的多为前往捐赠物资的志愿者及采访记者。

泰国酒店协会数据显示,冲突发生后,曼谷、清迈、春武里、芭达雅等地共24家酒店,累计取消近6000间客房预订,取消订房的客人以泰国本地游客为主,其次为亚洲其他国家旅客。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泰国观光业未如预期复苏。

旅行团退订 旅客少回流

疫情后边境解封,全球旅游恢复,泰国却未能吸引到足够人流。原因包括国内治安问题、诈骗事件频传、中国经济不振导致民间出游意愿下降,以及签证政策反复等行政问题,再加上泰柬冲突简直雪上加霜。

截至2025年上半年,泰国的国际旅客人次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中国旅客回流仅恢复不到一半。

普吉岛、芭达雅、华欣等重观光城市的旅馆入住率普遍低于五成,不少旅馆开始转型长租市场,甚至低价求售求生。

泰柬冲突也波及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冲突爆发后,已有逾10万名柬籍劳工因担忧遭受暴力对待而离开泰国。随著大批工人离境,泰国多个产业面临严重人力短缺。

东部龙眼农场因缺乏采收人手,农民担心果实烂在树上;屠宰场与食品加工厂的柬籍员工也陆续辞职,而泰国人普遍不愿接手这类工作。

泰柬冲突吓走外投资

泰柬冲突更让泰国付出高昂代价,原本计划在东部经济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EEC)投资的外资企业,对地缘风险表示忧虑,恐开始冻结或延后投资案。外资的观望与撤离,对泰国创新产业发展构成阻力。

泰国国内的政治局势不太稳定,经常出现动荡,直接动摇国内经商环境稳定性,外资企业对长期投资持保留态度,国内中产阶级的消费意愿也明显转弱。

而外国投资信心受挫,也让原本蓬勃发展的观光业和房地产市场大受影响。

随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升高,泰国在2025年的经济成长率预测仅2.05%至2.7%,是泰国7年来的最低成长水平,显示出内外部挑战对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

国内外专家指出,国际政策变化、内部经济脆弱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成为影响泰国经济前景的主要因素。

影响经济五大风险

影响泰国经济的五大风险,包括家庭债务高筑、投资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政策影响、中国经济减速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出口表现成为2025年泰国经济的主要挑战之一。

年初专家预测,受美国可能提升关税影响,泰国出口成长率将降至1.9%。

根据泰国商业发展部(DBD)统计,受经济放缓冲击,2025年上半年有6244家企业倒闭,建筑业及房仲业成海啸第一排。

泰国2025年上半年企业倒闭最多的产业前三名依序为,一般建筑业倒闭家数为547家、房仲业倒316家、餐饮业倒掉276家企业。这三个产业分别占企业倒闭总数的8.76%、5.06%和4.42%。

过去十年来,泰国房市在国际资金与中产阶级购屋潮带动下快速膨胀。曼谷、清迈与芭达雅的新建案售价屡创新高,外国人购屋比重一度达到两成。

然而,自2024年下半年起,房市风向急转直下。受利率上升、政治风险与观光业复苏不如预期等因素影响,外国买家出现明显退场潮。原本积极抢进泰国房产的中国与新加坡买家,纷纷转向更安全的投资标的。

1997亚洲金融风暴祸首

1997年7月2日泰铢大跌引燃亚洲通货危机,进而扩大成袭卷亚洲多国的亚洲金融风暴(Asian Financial Crisis),这段惨痛的历史,仍历历在目。

回顾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前夕,泰国正处于资金外流、房市过热、政治不稳与出口放缓的交叉点。当时泰铢突然崩跌,成为整个东南亚货币与金融体系的骨牌第一张。

而今天的泰国,似乎也出现了与当年极为类似的征兆。资本市场资金撤离、房市下修、投资冻结、政局混乱。

尽管当局强调目前外汇体系更健全,金融监理机制更为严密,但投资人信心才是能否稳住市场的关键。

泰国正处于内外交迫的关键时刻。地缘冲突所带来的不仅是国安挑战,更是对区域供应链的直接打击。政局不稳让改革无法推动,观光业与房市低迷则拖累实体经济。

美国加征关税加速外资撤离,资金与信心同步流失。不少经济学者直言,若不立即启动政策改革、重建市场信心、重整对外关系,泰国恐难避免一场深度衰退。

今日泰国的情况虽然不乐观,但与1997年相比仍有关键差异,泰国目前外汇储备仍保持高水平,银行资本适足率稳定。

滑入结构性长期衰退

根据研究报告,泰国仍不至于陷入全面危机,但需警惕“慢性衰退”所带来的长期结构风险。与其说泰国即将爆发金融风暴,不如说泰国正在逐步滑入一场结构性长期衰退。

它不像1997年那样剧烈,但更为缓慢、深沉与难以翻转。泰国的选择并不多,要避免走向经济破局的深渊,当局必须大胆改革、稳定政局、修补国际关系,并将重点回归人民福祉与市场信任的重建。

黄丽珍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