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讯)大马约733家购物商场、大型超市及市场中心,正面临营运成本高企及监管收紧所带来的双重压力。
据大马购物商场协会(PPK Malaysia)近期公布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国内商场营运开支与收入之间的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成本高企 压缩赚幅
目前,商场所承担的平均成本比向租户收取的服务及推广费高出27%,远高于2022年的13.4%。
大马购物商场协会指出,成本上升主要包括电费调涨、牌照及合规费增加,以及政府扩征销售与服务税(SST),涵盖新增租赁、租用及装修服务等项目。
虽然租金SST由租户负担,但商场协会警告,该税制将进一步降低租户承担租金的能力,并压缩业主赚幅,尤其在不少商场营运商已补贴部份开支的情况下,压力就愈加沉重。
因此,商场协会呼吁政府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正视SST与不断上扬的营运成本,避免影响零售业的可持续性及竞争力。
零售业撑起100万个职位
“零售业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仅商场营运及管理方面便直接雇用了5万至6万名员工,若算上零售租户、承包商及外包服务供应商,购物商场在全国撑起超过100万个就业机会。”
无论如何,商场协会强调,虽然面对成本压力及消费放缓挑战,但购物商场仍展现一定韧性,惟增长幅度已低于2024年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