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纽约18日讯)过去3年里,中国央行一直在购买实体黄金来增加其储备。然,《Morningstar》报导,已有越来越多人猜测,中国不仅公开增持黄金,还可能私下大举囤积金属,估计实际持有量可能已达到5065公吨、为官方数据的2倍,意在削弱对美元的依赖。
Money Metals黄金分析员纽文豪伊生(Jan Nieuwenhuijs)指出,中国自英国进口的黄金数据,远超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市场需求,暗示背后是央行级别的“非公开进口”,实际持有量是官方数据的两倍,这是业内人士与他分享的资讯。
报导指出,中国央行开始增加黄金购买量,是于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当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外汇储备(包括美元与欧元)进行冻结,震撼全球央行。
而这一被称为“美元武器化”的行动,让多国重新审视美元的政治风险,转向黄金以寻求避险,其中动作最明显的正是中国。
多元化外汇储备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22年11月与12月共增持62公吨黄金,储备首次突破2000公吨。2023年更以225公吨成为全球央行最大买家,2024年则累积至2280公吨、约占其外汇储备的5%。
对此,道明证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巴特梅莱克表示,中国增持黄金主要是为了使其3.3兆美元(约14兆令吉)的外汇储备多元化,约计6.7%是黄金,此举是为了“防止美元购买力下降”,因为中国担心美国37兆美元(约457兆令吉)的债务将“不可持续地快速增长”。
梅莱克向《MarketWatch》表示,由于美国关税导致对美元持有需求减少,“保持购买力、减轻制裁风险以及适应与美国的贸易减少”是中国希望摆脱对美元依赖的关键原因。
他指出,黄金是一种“没有交易对手风险、具有内在价值且能自动对冲通货膨胀的资产”。
实际持有量超过公开数据
对于中国央行购买黄金的数量是否超过公开数据,世界黄金协会市场分析员乔卡瓦托尼承认,市场上正在讨论此事。
他指出,“中国定期提供符合规定的报告”,但在某些情况下,报告可能会延迟,但“始终会进行调整以反映相关活动”。不过,他承认,实际情况可能比报导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