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15日讯)随著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在8月实施新一轮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政策,进口商纷纷加快出货脚步,导致美国最大港口--洛杉矶港在2025年6月创下历来单月最高货柜吞吐量纪录,在6月共处理89万2340个20呎标准货柜(TEU),年增率达8%,创下117年来最繁忙的6月。
这批货物多为节庆商品与消费性补货产品,主要来自中国、越南与东南亚地区。
“长鞭效应”
分析指出,这波“抢运潮”正是市场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产生“长鞭效应”的具体反应。
《CNBC》报导,由于美国和中国5月12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谈判中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各自大幅调降115%关税,为期90天,这个休兵期预计在8月12日届满,因此在市场看来,这波货柜数量增加并不令人意外。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罗卡(Gene Seroka)指出,这一波货柜处理量的成长,凸显的是时间点与政策变化带来的货物流动剧烈波动。不应称为“激增”,而是反映市场因应不确定性所产生的调整行为。
市场调整
塞罗卡指出,如果情势如目前预测发展,8 月的货量预期将下降,因为新关税上路会让美国进口商的成本升高。
他引述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的预测称,从8月到11月,全美港口的货运量可能出现双位数百分比的下滑。原因在于新关税生效将拉高进口成本,进而压抑需求。
对进口商而言,即便目前处于贸易战暂停期,关税成本仍对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家电商耶迪(Yedi)销售总监迪瓦赫里(Bobby Djavaheri)透露,受中国商品及不锈钢加征关税影响,让他公司在进口一个货柜厨房家电的费用,从1500至2000美元(约6380至8508令吉)暴涨至4万至5万美元(约17万至21万令吉),大幅压缩利润空间。
全球货运公司 C.H. Robinson 货运总裁肖特(Mike Short)表示,即使港口在6月迎来大量货物,部份货主仍选择减少进口量,只进口像返校季这类必要商品。
旺季高峰不再
肖特指出:“有些公司为了避开关税截止日期加快从东南亚出货,另一些则维持原本旺季排程,采取观望态度。虽然我们即将进入传统零售海运旺季,但今年不太可能见到传统的高峰货量,因为我们的7500家零售客户多数仍在消化库存,只会进口最必要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