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8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公布14个国家的最新关税水平,并将在8月1日生效,其中多数是亚洲国家。《中央社》引述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简称中经院)院长连贤明的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的目的在于打造“去中国化”的供应链,所以和中国密切的国家的关税大多接近40%,而与中国关系一般的国家则趋向14个国家的底端,即25%。
大马也在14个国家之列,美国对我国宣布的关税虽比4月所谓的“解放日”宣布的24%高1个百分点,但也是属于14个国家的底端,即25%。
醉翁之意不在酒
特朗普周一公布对包括日本与韩国在内的14国课征的关税税率,税率介于25%至40%,将于8月1日起生效,但他随后又透露,还有转圜空间。
连贤明在社交媒体面子书发表6点看法。首先,昨晚的税率不是最终定案,反而是特朗普觉得还要继续谈判的国家清单。对这些国家来说,现在才是谈判的下半场。
第二,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的谈判关键恰恰是“不要想对等,也不单纯是关税,主要是谈判”。换句话说,特朗普自认为最拿手的谈判艺术,以及他注重的“筹码”(cards),也许才是他想展现的能力。
与中国关系密切国家中高关税
美台的贸易协议也耗时良久还未结束,令台湾社会惴惴不安。连贤明直言,美国没想跟台湾签自由贸易协定(FTA),也不会给台湾零关税。韩国、日本都早已和美国签FTA,还是被要求25%的关税。美国和韩国谈判时,美方质疑的是美制汽车为什么在韩国卖不动、驻韩驻军要怎么分摊军费、谷歌地图在韩国为什么不能用。由此显示,关税只是谈判借口,美国有很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谈判事项。
第三,特朗普政府看来是想借关税之名,打造一个去中国化的供应链。和中国密切的国家大概都从40%关税往下降,而美国的盟友国家则是从大概10%起。因此,寮国、缅甸、泰国等这些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东南亚国家,税率都是近40%,英国和欧盟则从10%开始起跳。
闷声发大财的时光不再
此前宣布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越南更是最直接例子,转口贸易的税率40%,而当地生产的税率则是20%。只要多投资美国,少用中国货,税率就会越低,反之越高。连贤明说:“过去只做生意,不搞政治、没有意识形态的好时光,已经过去了”。
第四,台湾现在处于尴尬处境。特朗普看来想把日本、韩国和台湾一起,放在相近关税水平区间,但他没想到,日本首相石破茂立场强硬,而韩国新总统则刚上任,反而是台湾最有诚意,谈判进度在三者中最超前,但迟迟谈判不出美国最满意的结果,所以特朗普还在考虑要不要接受。
台湾关税或介于15%至20%
第五,美台谈判方面,汽车和货物关税的最大问题是税损,金额不小但处于可控范围,最大关卡是农业部分,因为此事牵涉食品安全,很容易被诠释为在美国压迫下对台湾民众的健康问题妥协,这些困难在美国与日本的谈判中也发生。
第六,即使美台谈判不如预期中顺利,连贤明认为,美国对台湾征收的关税应该会落在15%至20%区间。
这是因为,若税率过高,对美台都没有好处,毕竟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出口国家,台湾也是美国资讯工艺(ICT)和半导体最重要的供应链中心,美国不宜和台湾翻脸。同样的,若税率过低也不合适,因为日本和韩国也许会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