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水灾可否不再来?系列4(完结篇)

国立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贤认为,在韧性的水患治理下,应让城市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建筑和基本设施)尽可能容纳更多的水,最好能恢复到城市化前可容纳的水量。

她说,这些方式包括打造更多湿地、生物草沟,让绿地或灰色空间如篮球场也可蓄水。

她解释,城市开发后,会出现许多不透水地面,进而改变雨水径流,但她认为,在设计城市时,应设法让都市收集的水文,恢复到开发前的状态。

“比如说, 槟城在未开发前,可能是个沼泽地,那个地能吸多少水,能承多少洪?城市开发后肯定会有很多不透水表面产生,那我们能否稍微改变,让雨水径流减少,让开放空间都能存更多水?”

她举例,美国有个公园,原本是铺满柏油和水泥的停车场,但当局改造成雨水公园,即让公园下凹得比路面低,就可让雨水或屋顶流下的水停留,让土壤吸水,并在雨停后慢慢排到河床。

“这公园替城市装了不少水,与其让雨水流到房子去,不如流来这里。下雨时,民众不会来公园玩,因此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她说, 除了公园可兼具治水功能,任何绿地或小空间都可以这么做,包括行人道旁的小绿地,也能让土壤慢慢吸收雨水。

她补充,即使不是绿地,灰色空间也可充当临时蓄水池,就如荷兰或丹麦有些篮球场或滑板公园等,也能在下雨时蓄水。

她表示, 至于房屋方面,也可建造现代版的“高脚屋”,就如新加坡的组屋,底楼没人居住,只是放置一些简单的家具,平时可作为公共空间,因此在淹水时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另一个方式是建设两栖屋,即房屋会随著水位上升,但不会像船屋般飘走,而是固定在同一个地点,水电设施都设在防水管子里,房屋最高可上涨6公尺,但这仍处于实验阶段,而且未看过高楼大厦的两栖屋。”

她补充,房屋之间也可建设一条桥互相连接,那淹水时也可来回走动。

除了绿地,一些灰色空间如篮球场,也可让其下凹作为蓄水用途。
除了绿地,一些灰色空间如篮球场,也可让其下凹作为蓄水用途。

双重用途公园蓄水

掌管槟州治水事务的行政议员再里尔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槟城已有一些公园有双重用途,可在下雨时蓄水,而且这种方式价格便宜。

但他认为,更好的方式是在地底蓄水,即在公园下设立很大的蓄水空间,就如新加坡植物园停车场下面就有很大的蓄水池,但价格非常昂贵。

宪报保留区 让河流自由流动

理科大学地理系教授陈艺荣建议,政府能回购靠近河流的地段,并宪报为河流保留区,甚至拆除该处的建筑物等结构,好让河流能自由流动,以减少水灾发生。

他说, 有些发展国家如丹麦已这么做,以让河流遵循自然路线流动,并让河流把水分散出去。他补充,韩国首尔市也把清溪川上的高架公路拆除,并为该河进行重新修复工程。

他建议,应保留更多空间给水体(如洪泛区、河岸、湿地、河道走廊),并希望这些河岸和洪泛区不受到入侵。

发展商未来可兴建更多现代 版的“高脚屋”,让底楼没 人居住,平时只是作为公共 空间,因此在淹水时不会产 生什么问题。
发展商未来可兴建更多现代 版的“高脚屋”,让底楼没 人居住,平时只是作为公共 空间,因此在淹水时不会产 生什么问题。

禁止发展计划

“当局应绘制水灾风险图,并区分出易发生水灾的地区,宪报为河流保留地或河流公园,同时禁止房屋、高速大道或其他发展计划进行。”

他也认为, 应保留更多绿地、森林和山坡,因此水灾管理必须控制城市化的速度、以及山坡和森林地的迅速发展,即使那是私人地。

他说, 我国的水灾治理仍非常依赖结构措施(如建精明隧道、水坝、河堤、蓄水池),但这并未解决水灾的根源,即人类活动,因此必须更注重非结构措施(如立法及执法,土地用途管制、教育醒觉运动、水灾灾害管理和水灾警报)

“水灾时别怪上天或大自然,要怪人类自己!”

因此,他认为,为了避免河流被垃圾污染,政府必须严格执法如罚款或监禁。

但他也不排斥一些传统的治水工程,并认为当局应继续挖深河床提高排水量、设立洪水闸和拦河坝控制潮汐、使用导流渠将多余的水引入大海。

环境友善排水指南治水

再里尔表示, 未来会鼓励槟威地方政府进行更多生态友善的的治水工程,同时采用环境友善排水指南(MSMA)的治水方案。

他提醒,在设计新的治水计划时,也应把气候变迁考量在内。

大马水利灌溉局是于2012 年出版《环境友善排水指南第二版本》(https://goo.gl/ZT2eJL),这份807页的指南,列出了屋顶、雨水采集、蓄水池、湿地等各方面的治水方案。

陈艺荣认为,所有新发展计划都应采用该指南倡导使用的永续城市排水系统,而这是一种环境敏感和生态友善的解决方式。

他举例,在这系统下,雨水采集系统能保留一些雨水,若每栋建筑物都设有此系统,就可收集大量雨水,只剩少部分雨水流进沟渠或河流,就可避免水灾。

此外,再里尔不讳言,在山坡开发和进行发展计划等城市化后,肯定会导致更多地表径流,因此目前不只是思考如何把水排出去,而是如何在上游保留水或让水流放缓。

因此,他说,州政府将探讨尽可能在上游保留水,如建立蓄水池,绿色屋顶、绿色公园。

他说,州政府也正在考虑使用绿色科技,如槟城峇都丁宜有采用湿地过滤水质的计划,但局限是价格较昂贵。

他也分享新加坡的例子说,该国不只用大自然吸收和保留水分,让水流放缓,也会过滤水提升水质。

总结

我们无法控制雨量,但可控制治水方案,以及山坡开发和发展计划。虽然政府已有许多条例管制发展计划以避免水灾,但悲剧依然不断重演,问题就出在违例和没严格执法。这种人为因素,几时才能解决呢?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