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把专栏文章贴到面子书后,有师范大学汉语教育系的韩国教授留言说,其实中学的汉语教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曾在编写教材时把“你家有几口人”这一类对话删去。社会不断改变,虽说一般认为韩人不以询问他人家庭情况为禁忌,但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将此视为个人隐私,若非熟人,未必愿意与对方“分享”这些个人信息。

编写外语教材时应该教些什么内容、教学的顺序要如何安排,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出现频率、难易度、类推的可能性、学生的实际需求等,这些都是编教材时不可忽略的因素。由于每名编者的著重点都不一样,因此编写出来的教材也就各不相同。

以韩语教材来说,要先教格式体还是非格式体,这是在初级阶段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市面上的教材两种都有,但目前似乎以从非格式体入门者居多。有些韩国人认为,从使用频率看,应该先教非格式体。

这种观点固然没错,但这些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自己是母语人士,懂得根据具体语境自动切换语体,而外国人并没有这种能力。实际上韩国人在对话时即使使用非格式体(那种以“哟”结尾的句子),在长辈面前也往往会混用格式体(所谓“思密达”结尾的句子),这一点在男性身上尤为显著。

曾有两位韩国学长在一场读书会上为此针锋相对,他们根据自己不同的教学经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最后问我这个当时唯一在场的外国人有何看法,我毫不犹豫地说:应该先教格式体,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学的,并未因此遇到什么沟通上的问题。反之,我见过许多从非格式体入门的外国学生,遇到应该使用格式体时仍不懂得变换语体,结果说出来的话就让人觉得不甚得体了。

“由繁入简易,由简入繁难”,有时候在初级阶段教授一些“看起来”比较难的语法点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除了难易度和频率,我们还得认真考虑“学习者的具体需求”。

萧悦宁

成均馆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