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四都是我课时最多的一天。到校第一节课(9点半)要讲“《论语》的智慧”,一上便是三个小时。中间有一个小时可吃午餐,接著又得上一连3个钟头的“语言与文化”。

如果这6个小时都是语言课,其实问题并不大。现在的外语教学首重培养交际能力,上课不再是像我们小时候那种以文法翻译为主的方式,而是要让学生多开口说话,所以课堂上其实有很多时间都是让学生练习会话的,如此一来教师便能有稍作歇息的空档,减轻嗓子的负担。

可惜,我这两门课都是一般公选课,由于是通识课而不是专业课,因此刚开始也不怎么让学生直接分组讨论。怎么办呢?我衹好一个人讲完3个小时,可是嗓子就有点受不了了。后来我提醒自己,要改用“播音腔”讲课,一试之下效果还真的不错。“《论语》的智慧”是一门能与学生“谈心”的课,确实很适合用“播音腔”来讲,既能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嗓子,又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带领学生们一起用韩国汉字音诵读《论语》原文时效果也不错。

可是到了下午的那门“语言与文化”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语言学是我的专业,讲著讲著很容易就会“得意忘形”,声音又打回原形,到了下课时“报应”就来了。我把周四上课的这种情形写在面子书动态墙上,很多老师都给我出主意,包括远在上海某大学任教的韩籍金老师也向我推荐她常吃的一种不含糖分的“喉糖”。

所幸在开学快一个月后,该教的一些基本知识都已讲完,我便开始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同时设计一些分析语音、词汇的习题让学生在班上练习、讨论。几次下来,发现学生们的参与度都相当高,既能让他们多动脑筋与同学互动,也能让我在讲课之馀有喘口气的时间,嗓音总算得以保全吧。

萧悦宁

成均馆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