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马大念书时,我们除了主修(major)和副修(minor)以外,尚有其他各种选修课可上。这种课程原本有“院内选修”和“院外选修”两 种,到了我们这一届,学分减少,院内选修课也取消了,衹能去选其他学院的课。我这杂食之人对此很是不满,遂决定放弃副修,衹主修中文,其馀的便在文学院里 自由选修,先后上过英文系、历史系、印度研究系、人类与社会学系以及国际关系研究系的课,院内学生戏称此为“minor rojak”。

当 年马大的这些选修课其实同时也是主修或副修的学生修读的专业课,衹不过因为公开让其他院系的学生来选修,这才变成了某种公选课。有别于此,韩国大学通常都 会设有“教养大学”或“教养学部”(“大学”或“学部”应作“学院”解),专门开设供全校学生选修的课程。这类课程,韩语称为“教养”(gyoyang) 课,旅韩的中国学人通常也会入乡随俗,讲华语时也照说“教养课”,然而我却一直觉得这个说法十分别扭。

问了一些中国同事,他们说当地管这类 课叫“公选课”;而港台称之为“通识课”,这个我倒是很早就已经知道了。为了更好地与中文世界沟通,我觉得还是从“公选”和“通识”之中任选其一为宜。这 也是为何我把自己所属的单位——韩语中的“教养中国语学科”翻译成“汉语通识教育系”。

不过话说回来,“公选”、“通识”和“教养”三者当中,我又不得不承认“教养”一说更胜一筹。“公选”是就课程公开选修的性质说的,“通识”则是区别于“专业”的说法,强调培养通才。相比之下,“教养”却似乎更切中核心——希望在上完这些课程后,学生们会变得更有涵养。

如此看来,则“教养课”这种叫法更能提醒授课者要紧记大学教育的本质,让人教起书来更加兢兢业业!

萧悦宁

成均馆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