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谈到孩子长大过程中所需的重要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说著说著,想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妈妈,大都是无条件接纳孩子们的。

当我们的成绩考得很好,妈妈微笑著说很好,继续努力;成绩考烂了她笑著说没关系,只要继续努力就能进步。妈妈心里没有一把测量孩子好坏的尺,在她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社会价值观改变了,也许是大环境竞争变得激烈,我们常听到身边一些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要乖,要不然我就不爱你了”、“你不要哭,你哭我就不爱你了”。

孩子没上学前,可以让我们具体测量他们的标准不多,只能以他们有没有给我们添麻烦为标准,你不哭没给我麻烦我就爱你多一点,比较难搞的小孩就少爱一点。但是,孩子上学之后就不一样了,学校以学术能力把孩子分出高下,亲友之间的比较、大人之间的面子较劲,让亲子之爱也变得沉重。

这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按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不同份量的爱。孩子们要获得肯定和爱就必需努力达标,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表现得好,那么也只能看著家长失望的眼神,无法获得爱。这样有条件的爱让孩子心沉重。

这个阶段常听到的是:“我和你爸爸那么努力赚钱让你补习,给你最好的学习环境,你要考好成绩,不要让爸爸妈妈失望”,或者“某某的孩子成绩比你好,你可要迎头赶上了”。

我常想,如果孩子反过来跟家长说:“我那么努力念书,得到这么好的成绩,你们可要好好努力工作赚钱让我能够每年到美国迪斯尼乐园玩,不要让我失望”,或者“某某的爸爸每个月赚的钱比你多一倍,你可要迎头赶上了”…家长该作何回应?

我们的期望是我们的期望,孩子没有义务要来完成我们的梦想,让孩子们在童年的时候有著童稚的想像力,玩著童年应该玩的事,交童年应该交的朋友,拥抱著他们自己的梦想,就够了,毕竟孩子们要面对的未来是怎样的,我们也说不准,不是吗?

我们能做的是,给他们无条件的接纳,不管他们在你眼里乖不乖、成绩如何、情绪是否容易被触动而失控…他们都值得父母完全的爱,没有条件,也无需交换。

Echo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