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讲座上有人问起,如何处不断犯错却屡劝不听的幼儿班孩子?她回答,给这个顽固的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越紧越好。

这样让人出乎意料的答案让现场的听众呵的一声,主讲人说起她的经验,她任职的幼儿园有一个行为问题非常多的小孩,讲也讲了,罚也罚了,有一天又犯了同样的行为问题,一到了园长室,这孩子就主动伸出手来,等待园长的藤鞭落下。

她看了这孩子的动作,也不打他,而是马上紧紧地拥抱孩子,孩子被这样一抱就哭了。园长说:我很伤心,我之前已经跟你说过不能犯的错你又犯了,我觉得很难过。

她讲著讲著自己也哭了。放开孩子前她问孩子是否能够答应园长,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孩子点点头,那次之后,这孩子没有再犯。

我想处理孩子问题,我们不要被旧有观念束缚,必需有穿透孩子问题背后本质的能力。

传统是:这孩子很坏,一再犯同样的错,不打他以后他更会重犯。若我们没看出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就用打,这孩子长期这样被打下去,不坏也就打到他认为自己坏了。

换个角度想,不去看他做的事,而去看他做这事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不善沟通吗?是因为渴望爱吗?是因为寂寞吗?是因为弱势所以被同侪排挤吗?

记得我提起孩子考得好我会赞赏就算数,但如果他考得不好,我会请他去吃一餐好的,以安慰他,让他知道考不好不是世界末日,很多人不解:这不是跟传统做法背道而驰吗?

我记得我前两年在念开放大学课程时,每次功课分数放榜,考得很好,我宣布之后孩子们都会说鼓励的话,我不需要奖赏,因为那个闪闪发亮的A已经是最好的奖赏了。但如果我考坏了,拿了一个C,或D,我会希望自己怎样被对待呢?

我希望有人会拍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考坏了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来,我请你去吃饭慰劳你的努力和破碎的心。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吧,孩子的分数低,在学校已经被“教训”一次了。回到家里我们就无需重复老师的话,而是先关心他的心情:这样的成绩你觉得怎样?难过吗?你还好吗?要妈妈陪你看电影来抚平你难过的心情吗?

这样做的原因源自于我相信孩子的行为必有原因,找出原因重要过体罚,我相信孩子天生有上进心,考坏了他会希望你给的拥抱。

Echo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