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银行建议把大马雇员公积金(EPF)提领年龄延后至65岁甚至70岁,看似理性分析,实则冷血。它打著“永续”的旗号,却忘了人不是数据,生命也不是财政模型。

延后十年,不是延长保障,而是延长煎熬。对许多五十多岁被裁员、健康亮红灯的打工族来说,EPF不是“养老基金”,而是最后一口氧气。把提款年龄推后,只会让更多人撑不到终点。

世界银行的逻辑说得漂亮,活得久,就该晚点领。但现实的反击更冷,现在的年轻人,熬夜加班、打羽球猝死、办公室暴毙的新闻层出不穷。谁能保证他们一定活到65岁?这不是老去的风险,而是生存的残酷。

把活得更久当作延后提领的理由,是对现实的盲目浪漫。一个随时可能倒下的社会,却被要求等久一点再拿回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这不是改革,而是掠夺。

当年设立公积金制度,是为了让国人退休后有保障,不是让政府用来“提前抢收”。延后提领的建议,本质上就是财政部门向人民口袋开刀的手术,只是披上了永续发展的白袍。

他们说要确保制度长期可行,却从不提企业雇员被迫提早退休、非正规就业者没有储蓄、年轻人连买房都成问题。要人民为政策“延命”,却从未检讨制度本身的“失能”。

社会保障若沦为财政平衡的工具,保障就不再是保障,而是剥削。延后提领,不是让退休更稳当,而是让穷人更慢死。更可悲的是,相关当局让人民活到七十岁才能动用毕生积蓄,这不是制度的成熟,而是社会的冷血。

如果延后退休金能制造财政奇迹,那贫穷的老人何以越来越多?为什么数据告诉我们,60岁贫穷率24%,70岁飙到49%?他们没等到救济,只等到了政策的延迟信。

改革该从“公平分配”开始,而不是“延迟兑现”。要补漏洞,不该从老百姓的口袋下手。真正的永续,不是让人死得更迟才有钱,而是让人活著的时候,就能安心过日子。

别再拿“活得更久”当借口,在一个年轻人随时可能倒下的年代,把退休金锁十年,只会让它从保障变成讽刺。因为公积金从来不是政府的钱。那是大马人民一生的血汗钱,不该被任何政客或机构,当成财政提款机。

 
 

邓国平

诚信党大山脚区部通讯主任、马章武莫支部秘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