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雪兰莪的乌鲁冷岳(Ulu Langat),丛林深处传出令人心惊的传言。自年初起,已有十馀条人命丧于虎口。谈起"黑水路"(Ayer Hitam Road)时,人人噤声,唯恐招来不祥。"黑水路"实则在邻近的雪兰莪沙登(Serdang),这条路边缘是一大片森林保留地。
沙登人把"黑水路"唤作阿依淡,把森林保留地称作"存班山",这或是马来文 Simpan(保留之意)的客家话发音。早期阿依淡不时有老虎与大象出没。对沙登人来说,阿依淡森林是一片神秘丛林。当年,不论抗日、抗英,甚至土匪山贼,沙登一带最宜藏匿地就是阿依淡,可想而知阿依淡是极其凶险的存在。
那一年的12月9日清晨,雾气未散,三名伐木华工,手持斧头,踏上阿依淡九英里阴森的林路。走在最前的带头华工,腰间挂著一柄巴冷刀,寒光在雾里一闪一闪。忽然,林中一声巨吼,鸟群惊飞,灌木翻动,一道黄影扑来。华工脚下一滑,尚未来得及呼喊,虎齿已咬住他的小腿。
此刻若是常人,定已魂飞魄散。然而带头华工非凡人,他怒吼著挥刀,用巴冷刀反手劈向老虎的头部。刀刃入肉,血溅如雨。猛虎吃痛,松口低吼,血溅而退,跃回了浓密的林中。带头华工踉跄倒地,腿上鲜血淋漓,却奇迹般捡回一条命。同伴们搀扶他继续前行,心中只想著快快砍些木材便回村。可他们哪里料到,猛虎并未远走。
约莫三小时后,林叶再度抖动,那双幽绿的兽眼重新出现。原来,似有不甘的恶虎,竟悄悄尾随在后,趁三名华工没有察觉,恶虎扑向落单的一名华工。还未等人呼喊,利爪瞬间将那华工压倒。惨叫声划破林雾,回荡数里。恶虎咬死那华工并拖入草木深处,血迹铺成一条狰狞的痕迹。余下的两人,吓得魂飞魄散,只能仓皇逃命。
隔天,搜寻队循著血迹,在林中找到了那华工的尸体。众人无不战栗:这正是传说中的噬人虎!消息传到加影,当局再次召来著名猎手William Hay。他素以神枪手闻名,曾多次围猎猛兽。这一次,他带著土著猎人,循著拖痕与血迹,潜伏在黑水路一带。
Hay在事发地点设下了"弹簧枪陷阱"(spring gun trap)。午夜过后,传来一声枪响,显示陷阱已经击中目标。再隔天,现场留有血迹,恶虎的尸体在离那里几码远的地方被发现。虎尸被运往加影进行解剖检查。其身长 8 英尺 8 英吋(2.6 米),体型相当庞大。恶虎的头部被劈开了头骨,留下砍伤的痕迹,该是被上述那名带头华工砍伤所致。

根据英文《马来邮报》(Malay Mail),自1905年年初以来,这是黑水路一带今年第16起发生猛虎咬死人事件。恶虎剥皮之后送往吉隆坡博物馆保存。剥皮过程中,恶虎一条后腿上发现了另两道伤痕,可能就是一两个月前,一名万宜(Bangi)的伐木工声称曾用斧头砍在恶虎身上的伤口,虽然说受害者很少能用斧头或弯刀在老虎身上留下痕迹。
据说,这只噬人恶虎是一条年老、体弱的母虎。它已经没有牙齿,看起来是饿极了才会攻击人类。这或许可以解释它为何如此大胆,甚至在白天出现在黑水路上行凶。如果考虑到老虎一旦染上噬人习惯就会持续不断袭击人类,那么今年遇害者的人数之多,也几乎排除了由不止一头老虎造成的可能,此前专家即言之凿凿称乌鲁冷岳行凶老虎至少有九头。
早在同年9月,《马来邮报》称,某日中午时分,一名华民烧炭工在黑水路附近被老虎叼走,地点靠近数周前一些伐木工被害的地方。这一次,老虎将受害者拖入丛林深处,最后只找到受害者头骨与其发辫。时隔两天后,再有两名华工又在黑水路遭虎咬毙,恶虎还吃了部分尸体。不及一周,又有一名伐木工在黑水路遭恶虎击毙,有人认为是两头老虎在作恶,但尚不确定。
此外,三名伐木华工被袭击前几天,另一名华工正在黑水路上行走,接近之前发生袭击的地点,手中提著雨伞。突然,一只恶虎从他身后跳出,将他扑倒在地。幸运的是,他随身携带了雨伞,这让他得以保护自己的头部。他随后拔出随身携带的长刀,在搏斗中成功砍伤恶虎。随后,恶虎跑进了丛林,华工也被同伴救走。
消息传到在附近工作的Hay耳中。他立即带著手下的马来随从追踪虎踪。他们很快追踪到了那头恶虎,并将其成功击毙。据说,这恶虎很可能已经吃掉了之前数月中失踪的多名村民。前不久也有其他人失踪,尤其是两个锡矿华工。后来,在附近发现了一些人类头骨。根据补充报道,虎害的发生可能是村民杀害了母虎的幼崽。这种报复性攻击在其他地区也曾有报道。

黑水路虎患发生之时,阿依淡正在建路(石子路)中,直至1906年铺设完成,现即IOI City Mall一带。如今沙登居民或许很难相信,千家万户的沙登在百年前亦为猛虎横行之地。笔者母亲忆述,当年我们家在今沙登岭的胶园,大后方即为阿依淡"存班山"大森林,母亲早上割胶时虽未曾遇见老虎,却不止一次听闻远方传来的老虎吼叫声,说不惊吓是假的。
沙登新村前身唤作老蒲种(Puchong Dalam),1922年生的曾天来老师也曾告知,老蒲种边缘有一条路,即今沙登新村第六区一路(又称和平村路)。"早时候,老蒲种一片荒野,根本无人居住,只有矿场工人前来伐木,搬回矿场用作蒸汽发电。那时和平村路不时有老虎出没,咬噬伐木工人时有所闻,印象至深是有一高州籍伐木工遇害。"
1920年新街场(Sungei Besi)医院的锡兰裔见习医生H. S. Talalla,在沙登丛林中射杀一头老虎,这是一头巨大的猛兽,从头到尾长达 8 尺 9寸,身高超过 3尺。此虎之前造成了严重破坏,咬死牛羊,并且对森林里的伐木工构成了威胁。至于所谓沙登丛林,应该也是阿依淡森林保留地了。
20世纪初,今沙登、无拉港等地皆属新街场管辖,也有人把新街场列为大沙登的一部分。新街场开辟了众多锡矿,几乎没有什么丛林地带,惟依然有老虎肆虐危及矿工。1903年,在新街场路五条石(今沙叻秀新村一带),有两头牛被老虎咬死,另一头牛的后腿受伤。两名英殖民官员前往现场,捕获了一头将近 9 尺长的雄虎。
1905年,再有一名华民伐木工在新街场四条石(今沙叻秀街场)被老虎咬死,人们找到这名不幸者的外套,搜寻者发现了大量血迹,但未能找到遗体。根据《马来邮报》,这已经是近期该地区的第四名遇害者,推测都是同一头老虎所为,而从足迹判断,这是一头体型巨大的猛兽。
在那个拓荒开垦的年代,被老虎袭击经常有所闻,不过也曾发生一件妙事。原来,当时雪兰莪的华民经常面对土匪的抢劫攫夺,1901年一名华工在走在新街场一带的小径上,突然从后方遭到老虎袭击,当时他尚未意识到是虎袭,一时情急竟大喊:"我没有钱可以抢!"恰好此时,有两名华工当场赶到,把猛兽吓跑了。当他们看到被虎袭受伤的华工,立刻以为他是又一名土匪受害者,关切问他:"劫匪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