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聊天可以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例如“哪些食物升糖指数高低,其实你吃不吃都影响不到血糖,反正胰岛素都需要工作”。你若说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比较好,因为胰脏比较没负担,胰岛素分泌不需要太多就可以下班休息了,于是就会听到对方一直重复“吃饭加酱料、饭后吃巧克力再喝可乐都没关系、反正有吃药控制血糖”的想法。除了尽早结束对话,别无他法。
若听到一直复述的观点,我常常不在状态之中,顾左又言他的同时,脑海中浮现了一只小北极熊。我幻想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带,有一只幼儿园北极熊在公园溜滑梯滑了下来又再爬小阶梯,为的就是一直复制滑下来的动作。或者一片结冰的雪白湖面上一直溜冰,为的就是一直重复画圆圈。或者是在雪地上划其他图形,若北极仍然冰天雪地的话。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是,喜欢复述的人实在是气很长。大概是心肺功能强大,不断呼吸换气一直拿一两件事绕圈子。华话说“鬼打墙”,粤语说“好长气”。
可怜的听者,若不中听的话听太多会不会心脏病发?若那个场合不能拂袖离座,我倒是想到一个神游的方法。幻想从南美洲智利最尾端城市搭船去到南极,看见那里的企鹅成群结队到壁球体育馆打球,每一个单独球室内有两个对手,轮流挥拍击球,球似乎多数打在墙壁某个圈内、反弹落地的位置大致可以估计,于是接球者又顺利挥拍回击。如此一来一往,真的很像大学桌球校队练球的模样,对打数百回、ping pong ping pong声音都不会断掉。
以上的画面很卡通,若配合香港曾繁光医生教的方法:专心呼吸、吸气吐气、观察自己的节奏,应该是相当理想的。这就是应付失眠的方法,幻想一个画圆圈的说话者,再幻想一两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的动物拟人化之后很卡通的画面,大概就是你进入梦乡的题材。
有些医疗或心理学书籍也建议,除了呼吸声,也可以注意听固定重复的声音,例如风扇或冷气机转动的声音。若刚好在海边度假屋,听风声也许不错。
听到的声音、心里想著的画面,两者缺一不可。若在郊外,有时候深夜实在静谧,雀声风声虫鸣声一清二楚。若真没声音,一直幻想空气的声音,大概没多久就在梦乡中神游了。其他事情,天亮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