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执政已接近三年,已经进入“下半场”。然而,坊间对其施政的批评多于赞扬:承诺的改革停滞不前,经济复苏无望,经商成本加剧,物价高涨。若要在下届大选继续执政,昌明政府必须打破僵局,否则将陷入险境。

就在此时,国盟主席丹斯里慕尤丁放话,国盟已将自己定位为“候任政府”,准备重掌政权。虽然土团党与伊斯兰党在首相人选上各有算盘,但在大敌当前之下,预料他们终究会妥协。然而,如果国盟继续坚持宗教极端路线,即便在以马来人为主的选区赢得多数,也依然无法凑足执政所需的议席。届时,国盟势必要拉拢非巫裔选民,乃至东马相对开明的土著选民。

时间以作证明,民政党投身国盟多时,似乎无法吸引非巫裔选票,无需等到大选就可断定民政的实力不在。于是,马华公会与国大党,反而成了国盟寄予厚望的“新伙伴”。

自国阵败退后,马华与国大党早已实力大减,选票难再恢复,那国盟拉拢两党,就能必胜?政治现实是残酷地,当下只能见缝插针,既然民政行不通,拉拢马华与国大党或许尚存一线生机。

对于马华与国大党而言,留在国阵形同死局。巫统与希盟合作后,马华与国大党已被边缘化,几乎不可能再分得议席。为了生存,他们迟早得另觅出路,而“转投国盟”成了唯一的选择。关键只在于时机!

一旦昌明政府特别是安华与行动党无法落实竞选承诺,引发民怨发酵,那正是他们转身投向国盟的最好时刻。

若昌明政府交不出成绩,民怨难平,他们完全可能以“救世主”的姿态,加入国盟,为非巫裔提供另一个选项,因此,马华与国大党转换码头,未必会招致舆论大骂。

历史也告诉我们:当年非巫裔怨恨巫统,如今却逐渐接受它与希盟合作;今天非巫裔避忌国盟,他日或许也会接受。这可以说明:马来西亚选民是“善忘”且“务实”。

因此,国盟迫切需要马华与国大党,以营造“多元政党联盟”的形象;而马华与国大党若继续留在国阵,只会坐以待毙。为了生存,他们唯有杀出一条血路,投向国盟,换取最后的机会。

遗憾的是,当年马华与国大党因过度依附巫统而全军覆没;如今,即使投靠国盟,恐怕也难逃“国阵2.0”的翻版命运。

归根结底,政治从来不是必然,而是“可能的艺术”。
 

邓文龙

青年工作者,现任青年运动全国总秘书,青年领导力讲师。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