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指出,根据大马统计局的劳动力调查报告,15 至 24 岁的青年失业人数在 2024 年第一季度至 2025 年第一季度间有所上升,从 27 万 0400 人增至 28 万 1700 人,失业率维持在 9.9%。

部长指出,失业率是大多数国家的普遍现象,大部分年轻人刚刚完成学业,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因此较难找到工作,而政府也一贯积极主动,并持续在各部门及机构之间策划及落实多项举措,以提升青年群体的就业机会,其中通过社会保险机构协助求职者获得与其学历及技能相匹配的工作机会。

笔者有个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至今1年多,读的科目偏向冷门的文学类,大学毕业至今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友人感叹说,又不是要求薪水高,但现在连个应征机会都没有,而她孩子现在唯有先做Grab电子召车赚取一些生活费。

我们以前常说,"毕业即失业",但在过去的时代,毕业后只要不嫌弃工作的类型,对薪水要求不高,还是可以找到一份"还可以及体面"的工作,但如今AI崛起,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很多公司都缩减开销,如果毕业的大学生,真的陷入"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这一两年来,"找工作难" 的焦虑持续在青年群体中蔓延,大学生就业难,并非简单的 "岗位不够",而是目前的职场已出现巨大的变化。在 AI 时代浪潮席卷下,职场生态正经历剧烈重塑,很多企业其实不再需要初级员工,多数愈发倾向于用智能系统替代基础重复性劳动,如数据录入、简单客服等初级岗位被 AI 快速吞噬。

大学生虽经数年学业积累,却并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或者技能与 AI 适配度不足,难以契合企业对能与 AI 协同、创造高价值人才的需求,在初级岗位越来越少的现实里,大学生陷入想入门却无门可入,不是不想做,而是很多公司连初级的工作机会都没有了。

因此,大学生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当下的就业市场,掌握 AI 工具已不是 "加分项",而是 "必备项"。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简历筛选阶段,企业会优先关注求职者是否具备 AI 辅助办公、数据分析等技能,比如懂得借助 AI 优化工作流程,这些会 AI 的人会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要在找工作中脱颖而出,首先得让技能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尤其要构建 "AI + 专业" 的复合能力。比如学财务的学生,不能只懂记账和报表,还要学会用 AI 财务工具自动核算数据、识别财务风险;学人力资源的学生,除了掌握招聘流程,要能用 AI 筛选简历、分析员工绩效数据,同样是做行政工作,会用 AI 日程管理工具的人能高效协调多部门事务。

此外,也要加强自己的软实力,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缺乏实效的沟通及表达能力,有时候笔者在工作上与刚毕业的大学生接洽,发现他们都难以表达本身的问题,沟通成了极大的困难,对大学生而言,高效的沟通协作能力是入职后快速融入团队的关键。

面试时,懂得用简洁有力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实习经历、项目成果,甚至能主动与面试官互动,展现出良好的沟通状态,也会给企业留下深刻印象,毕竟没有企业愿意招闷葫芦或沟通低效的员工,高效沟通能力是能让大学生在团队中快速站稳脚跟。

因此,刚毕业的大学生,要主动强化 AI 技能,借助 AI 提升产出效率,让自己在求职中更有底气,同时打磨沟通协作及表达能力,这样软硬核技能打底的组合,才容易让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精准匹配到适合的岗位,只要您做好技能储备,想要找到工作并非难事。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