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公布的第13大马计划报告中,政府提出一项可能影响全民退休安排的重要政策改革,即拟调整雇员公积金局的提取方式。
根据建议,未来的公积金制度将把会员的退休储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在退休时一次性提取,另一部分则改为每月分期发放,作为养老金用途,此举旨在为退休人士提供更稳定且可持续的收入来源,避免一次性支取后陷入经济困境。
或者政府改革方向的初衷是良好,近年来,不少退休人士因误信诈骗、高风险投资或缺乏理财规划,在短短几年内便将一生积蓄耗尽,原本应是安稳的晚年,反而陷入经济困境。然而在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提出这项政策,难免会让人民不断脑补,是不是公积金局面对资金周转的问题?
此建议一经提出,就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毕竟,对许多在职场辛勤奋斗数十年的国人来说,公积金代表的不仅是一笔数字,更是一生汗水的积累,若未来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退休储蓄,即使账户金额可观,也可能陷入"自己的钱都无法动用"的无力感,这难免会引发人民的焦虑与不满。
公积金固然是国家层面的退休保障工具,但归根结底,那笔钱属于每一位辛苦缴纳的国民。以笔者为例,除了投资股票与公积金之外,过去这些年我也把辛苦赚来的钱存放在公积金储蓄,并已经规划好在55岁时提取部分公积金,作为退休初期的生活启动资金。
相信很多人也一样,早早已经设定好目标,期盼能在退休之际,靠这笔积蓄实现多年的梦想,买一辆好车也好,或是出国游学圆梦、或是展开一段慢活旅程、甚至有些人希望拿来资助孩子创业买屋子结婚等。
而这一切的规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安排,是很多人这一辈子的计划想法,不是盲目挥霍,但如今若被强制限制提款方式,就会让人感觉"自己一手一脚赚来的钱",难道还要别人来替我决定我怎么用?
个人觉得,与其以"强制发放"来统一控管,不如从制度设计中,保留一定的选择空间,让那些有规划、有目标的人民能依自身节奏提取储蓄,同时加强保障机制、防诈骗教育与理财辅导。
政府如果要保证人民退休后有足够的养老金,又不引起人民反弹,那提取的制度设计应保留灵活选项,而非采取一刀切方式。举例说,可将公积金的提取金比例设定为在退休后,70%-80%允许随时提取(或继续存入),20%- 30%则作为每月发放的养老金,以兼顾生活规划与长期保障。
此外,可设立"延期提取奖励机制",鼓励那些不急于用钱的会员将资金继续留在公积金局账户。政府可提供更高利率或额外分红作为奖励,吸引更多人愿意"晚提取、长存放",从而减轻短期集中提款对公积金局资金流动的压力,同时让会员享有更可观的回报,形成双赢。
要让人民愿意将毕生储蓄安心托付给公积金局,必须提升利息水平与制度透明度,特别是55岁之后的储蓄阶段,应有更具吸引力的利率结构,以弥补"不能一次领完"的限制,让会员觉得"留在公积金局里也是值得的"。
所以,若你问我是否赞成公积金局改为每月提取?我的立场很清楚,我始终坚持,自己的钱,必须由人民自己来做主,而不是政府说了算。人民把钱寄托在公积金局,只是让给他们暂时保管"一阵子",不是管制"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