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媒体平台Threads上的一项“谁最适合再度执政”投票中,已入狱的前首相纳吉竟高居榜单,令人错愕。尽管该结果并不具全国代表性,却无疑是一记冷风,吹醒了我们对国家政策方向与民众情绪的深层反思。

一名因1MDB丑闻被定罪的前首相,为何如今却成了部分民众怀念的对象?或许问题的根源,不在纳吉本身,而在现任政府身上。

团结政府上任以来,高举“打造昌明社会”、“税制改革”与“营造投资友好环境”等旗帜,口号虽响亮,执行却漏洞频出。今年7月起,销售与服务税(SST)扩征上路,紧接著电子发票政策迅速推行。中小企业,尤其是B40群体,在政策转型中几乎陷入“边看边学、边做边怕”的状态。

不少小商贩反映,尽管政府提供了指南,但内容零散、操作不明,只能靠社交媒体和同行“自救”。电子发票虽为大势所趋,若缺乏明确引导与支援机制,只会带来更多困扰与无力感。与此同时,SST对奢侈品征税也因定义模糊、标准不一,引发混乱,让零售商与消费者陷入观望,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

这些密集式政策的推出,恰逢经济复苏乏力、民众荷包日益紧缩之际。人民之所以支持安华,正是因为相信他“以民为本”、“不忘初衷”的承诺;然而,如今却在沟通不足、缺乏过渡安排的改革浪潮中,渐渐滋生失望。改革本身并非问题,问题在于当改革脱离现实、忽略民情,“初心”便只剩下空洞的口号。

与此同时,安华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争取数十亿令吉的潜在投资,并积极捍卫巴勒斯坦立场。然而,对正为生活成本与税务新制苦恼的基层小贩而言,这些“宏图愿景”是否真正触及他们的困境?40亿令吉的潜在投资,究竟能带来多少直接改善?

“不忘初衷”本应是庄严承诺,如今却渐成政坛危机时刻的公关辞令。当民生压力日益沉重,政策层层叠加却方向不明,人民对未来失去想象与信心,“回头望去”的情绪也就不难理解。纳吉的“怀旧滤镜”背后,映射的其实是当今政府的失诺、失衡与失焦。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纳吉人气的回温,而是一个信任流失、改革失控、初心迷失的时代警讯。

陈仁杰

90后,毕业自马来亚大学环境工程系,现为大学研究助理。闲来无事喜欢思考人生。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