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党党选如火如荼地进行著,署理主席之争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只因这不仅是个人之争,更是潜在的未来首相之选。公正党已来到权利交接的路口,无论是受到党章限制,还是年逾古稀,安华都应该开始为公正党的未来布局。
再次竞选署理主席的拉菲兹选择了一条极具争议性的竞选策略,那就是在胜算渺茫的局势下,扬言若败选即辞去部长职。更令人侧目的是,他竟以“若努鲁败选就代表党员拒绝安华”为由,劝党员把票投给对手,意图把政治压力转嫁到对方阵营与安华身上,制造“输不得”的政治框架。这种近乎道德绑架的做法引发各界震惊,也暴露出拉菲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政治操作的矛盾。
无可否认的是,拉菲兹正逐渐被边缘化,最佳作证就是他所倚重的派系,在区部改选中接连失利,让他在党中央的支持基础大幅动摇。如果说改革是拉菲兹的旗帜,那么责任也是他无法回避的义务。
团结政府成立后,他出任经济部长,本该是他大展拳脚,逐步落实他那一套套的方程式,引领国家经济走出困境,但从补贴改革到通胀控制、再到数据政策的漏洞,他的表现却饱受质疑。即使他在个人博客节目中解释“部长不能随便发声” ,也未能平息支持者对他 “沉默过多、改革过少” 的不满。
如今,拉菲兹可说是背水一战,他想要延续政治生命就必选要保住党内职位。他将对手描绘成裙带关系的象征,反复强调人民对“家族政党”的疑虑,试图把努鲁的参选标签化成“父女接班”的象征。这种攻击战术不仅无法解决他自身缺乏支持的问题,反而使人质疑:若你真认定对手为裙带关系代表,为何还呼吁大家投票支持她?
更令人疑惑的是,拉菲兹一方面说“如果败选就辞职”,一方面又说“不会引发政局动荡”,还自称将以国会议员身份“自由发声”。这番“走也不走,留也不留” 的说法,让人质疑其真实意图。倘若他真的视输赢为其次,何需在竞选中诉诸恐吓式的政治语言?
拉菲兹作为曾经的揭弊英雄和改革派旗手,他应该以实际作为回应质疑,而不是用情绪勒索和阴谋论来试图扭转颓势。马来西亚的政治需要理性竞争、公正对话,而不是“输不起”的政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