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可有发现身边有人成日喊痛,或者身体哪里不舒适。原先我以为可能是精神分裂症(psychosis),但是刚好阅读的资料显示,原来比较有可能的症状其实是身心症(somatic symptom disorder)。我则说很像是自己吓自己的惊恐症 。简单来说,常常疑神疑鬼觉得这里、那里有疼痛感,而且怀疑不适是不是代表著背后更严重的疾病。
冰雪聪明的读者大概猜到,不断猜测的人不会善罢甘休,大概都会不断跑医院、诊所,又检查又拿药什么的。其结果亦是可想而知:药丸存了一大堆,薪水和存款光是看医生也花光了,不断吃药也造成肾脏不必要的负担。
说穿了,这些恶性循环的源头就是想太多或者焦虑。有一次应付湿疹时,睡前发现小腿有类似蚊虫叮咬的痕迹,有些痕养,但是我置之不理,直接呼呼大睡到天明,一觉醒来发现那个痕迹不见了,湿疹也好了一些。皮肤好不好本来就跟睡眠大有关系,若我不愿意让身心和大脑休息一晚,身体机制无法自行调节,之后的皮肤状况就会每下愈况。
反而是好眠逆转了湿疹恶化的趋势,我见到“反败为胜”的情况也开心了起来。加上医生开处的药方很合适,没多久就痊愈了。
反之,若我整晚不睡而且疑神疑鬼,把各式各样治疗皮肤痕养的药膏拿出来玩个通宵,第二天一大早又换医生要求更强烈的抗敏感药物。俗语说的“愈穷愈见鬼”,大概就是那种状况:不会好转反而愈是瞎折腾,愈是糟糕。因葵给黄家强填词的〈惊恐症〉一针见血:“怕缺氧怕中风/受尽惊恐症作弄/日夜用尽万二分力都会手痹骨痛”。
时常尝试顺著身体机制而为的朋友都知道:其实人体真的很聪明。你愈是坐著不动,喜欢找借口说脚痛无法行走,你的大脑就渐渐相信了你编造的疼痛的鬼话,然后变得愈来愈不能动。走路五分钟十分钟都要鬼叫。不少马来西亚人热爱以交通工具代步,以为行走多几步就是劳动所以等于吃亏,坐著就是享受所以等于赚到,我国卫生部苦口婆心劝人多运动,对他们都是对牛弹琴。
反之,身体也是可以学习多运动这回事的。多走几步习惯了,步行的耐力愈拉愈长,在国外旅行时最划算,因为连车费也可以节省。坐车的风景可能没有记得几个,反而是步行的景色比较有印象,近来也研究吉隆坡市中心哪些地方比较适合步行,当作是寻找老吉隆坡人经营很多年的美食。
朋友说,走著走著,连烦恼都忘记了,回到家里发现事情已经有解决方案,经营生意果然是愈是努力,愈有开拓的机会。结果证明惊恐无用,继续努力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