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宗祠叶金明、叶毓腾、叶志行,讲解叶亚来路的历史。

多年前笔者在报社主政时期,曾在吉隆坡街头进行一次随机民调,发现竟然有半数受访者不知晓谁是甲必丹叶亚来,更不知原来有一条叶亚来路(Jalan Yap Ah Loy),或是曾走访叶亚来路与叶亚来巷。2024年8月,网传吉隆坡叶亚来路更名为巴勒斯坦路(Jalan Palestin),一时挑动了华社的敏感神经,而吉隆坡市政局赶紧驳斥了谣言,并指叶亚来路名保持不变,而巴勒斯坦路其实早在2020年即已存在。

春节趁著空档再走访原名叶亚来街(Yap Ah Loy Street)的叶亚来路,1958年的王植原《叶德来传》指叶亚来街又称“宝码街”,不知出自何故?话说叶亚来路即在茨厂街末端与谐街(昔称High Street,后改称Jalan Bandar,今称敦李孝式路)中后端交汇处不远,其西边与巴刹口(华民又称马吉路,昔称Market Street ,今称Leboh Pasar Besar)连接,东边与吉灵街(昔称Klyne Street,今称Jalan Hang Lekiu)连接。茨厂街与谐街开端则在南边的鬼仔巷一带。

外地人初来吉隆坡,即使走遍了华人区,未必找到叶亚来路。只因叶亚来路太短了,仅仅120尺才七间店屋的长度,一个不留心就走完了。吉隆坡的开拓英雄,仅换来短短一条路名是否叫人太沉重?话说回来,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不能只以其路名的长短来衡量。关键在,因著叶亚来故居及其德生栈商行在此(Leboh Pasar Besar),英殖民政府才把50米外就近的新街立名为叶亚来街。

叶亚来路是吉隆坡第一条以非英国人命名的街道,足见英殖民政府对叶亚来的高度肯定。英殖民官员S. M. Middlebrook的传世著作Yap Ah Loy (1837-1885),在前言首段便提及叶亚来街:“在吉隆坡市中心,有一条短短的横街名为叶亚来街,这是吉隆坡唯一官方命名的叶亚来纪念地,而正是他将这座城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矿村发展成马来半岛上最重要的城镇。”

都说在叶亚来1885年病逝一年后,即1886年英殖民始命名了叶亚来街。不过,英殖民历史学者J. M. Gullick在Kuala Lumpur(1880-1895)里却称,英殖民1883-84 年规划了Klyne Street,而叶亚来街约莫也是同个时候建成。果真如此,换言之叶亚来仍在世之际,英殖民已准备为叶亚来建路立名?这其实并不奇怪,吉隆坡英国人的路名大多亦是当事人在世即已定名。

880年前后,规划中的吉隆坡新街(虚线)包括叶亚来街、吉灵街与谐街中后段。(图片:J. M. Gullick)
880年前后,规划中的吉隆坡新街(虚线)包括叶亚来街、吉灵街与谐街中后段。(图片:J. M. Gullick)

然而,即使这条短短的叶亚来路,也有许多波折。就在2002年,叶亚来路的路牌,近一年消失无踪。惠州会馆、雪隆叶氏宗祠、雪华堂,都曾先后要求市政府处理。到了2003年3月,路牌终于重新安装,但把译名拼写成 Yap Ah Loi,华团又是哗然,路牌才又换成Yap Ah Loy。可是,Ah Loy或Ah Loi都没有错,不过只是英文译名,一些学者如1893年的C. Kemp便写成Yap Ah Loi。后来广肇会馆曾建议把茨厂街纳入叶亚来路,问题是许多人并不这么想,最终不了了之。

叶亚来当年曾在这条街里,设立一个叶亚来公署办公。叶亚来当初经营吉隆坡,就以现在的叶亚来街为中心,然后才逐步向四面八方扩展。叶亚来名副其实是吉隆坡的“开路”先锋。在1870年雪兰莪内战前后,叶亚来斥资建了约20条大路,计有巴刹街、老巴刹街、安邦街,以及罗耶街(Rodger Street)、谐街、苏丹街、古路律(富都路)、茨厂街等。

叶亚来路还有一条更短更小的叶亚来路侧巷(Lorong Sisi Jalan Yap Ah Loy),通往当年吉隆坡巷弄之间的老味道,尤其有50年历史的生记大树头生虾面。侧巷入口即有一幅关于叶亚来历史故事的壁画,乃市政局联手Think City美化吉隆坡后巷的努力,颇值一看。

从叶亚来路转去茨厂街尾,先去1892年成立的叶氏宗祠拜会总理叶金明,以及老座办亦为笔者沙登老乡叶毓腾。不过,叶氏宗祠注册地址却标明为谐街而非茨厂街,叶氏宗祠众人亦称大家习惯把这条路唤作谐街。我们上去看了叶氏历代高曾祖之神位,其下为三位曾任甲必丹的叶氏神位牌:叶德来(叶亚来)、叶致英(叶亚石)与叶观盛,这一排神位以叶亚来居中,上书:“皇亲诰授朝议大夫,苏丹王特授雪兰莪甲必丹,德来叶公神座”。叶氏宗祠并非叶亚来创设,叶亚来1885年辞世后的1892年始成立。

可惜,叶氏宗祠并不对外直接开放,惟团体或历史研究者可以预约安排。不过,从叶氏宗祠转到谐街中后端,叶亚来1875年献地创建的吉隆坡仙四师爷宫常年开放,庙里亦供奉叶德来(叶亚来)神位,两旁写著“例授诰封中宪大夫,特授克复吉隆甲必丹”,中间一行记述“承封总镇本埠绥靖地方叶公德来神位”,中宪大夫与叶氏宗祠叶亚来神位所书的朝议大夫,同属清代散阶封赠,皆属文官中的从四品。此外,仙四师爷宫里还有一尊叶亚来的半身铜像。2023年仙四师爷宫在隔邻产业开辟了“吉隆坡师爷庙拓荒博物馆”,对了解叶亚来生平颇有助益。

吉隆坡师爷庙拓荒博物馆林垦向访客介绍叶亚来开拓吉隆坡。
吉隆坡师爷庙拓荒博物馆林垦向访客介绍叶亚来开拓吉隆坡。

叶亚来离世后安葬在安邦口。关于正确地点,王植原认为是在安邦口古垄窝娇,近安邦一条石路桥右侧。叶毓腾则告知,叶亚来原墓地,有前辈提起在安邦路今马华大厦一带。叶亚来墓1919年迁至吉隆坡广东义山,父叶联标、夫人郭庚娇葬于其侧,儿子叶隆顺、儿媳赵氏亦葬于该处。广东义山的叶亚来墓,碑文上记述“皇清显考,雪兰莪甲必丹,例授中宪大夫,谥刚直惠义,讳茂兰,号桂轩叶公大人墓”。叶亚来本名德来,字桂轩,号茂兰。

叶亚来墓此前常年受忽略,广东义山前主席叶青有次受访称,话说中国中央电视台欲来马寻访叶亚来之墓,这时他才“醒觉”忽略了此问题,当找到叶亚来墓发现长满野草彷如废墟,他遂指示工作人员即刻除草,但清理工作尚未完毕,电视台记者就已抵达现场,令他甚不好意思。叶金明则告知,1952年叶氏宗祠首次依叶亚来诞辰主办缅怀叶亚来活动,后来加入了仙四师爷宫、惠州会馆、广东义山等联合主办,再后来发展成今天由隆雪华堂等九个华团主办,14个华团协办的“叶亚来公祭”常年活动。

在一次关于叶亚来的研讨会,有与会者质疑叶亚来的人格,因为在叶亚来管理吉隆坡期间,就在他一手打造的茨厂街等地,不但设有赌馆和酒馆,还有16间烟馆(鸦片馆)和妓馆,旗下妓女有300之众。叶亚来“包揽”烟、赌、妓,值不值得受到推崇?其实,在叶亚来那个年代,按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这些烟、赌、妓,是南来华工生活的一部分,在当时根本不会受任何非议。

当然,要是换作今天,情况又会两样。说完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超越他所处时代的局限。美国学者柯雪润(Sharon Carstens)有此评价,在马来亚早期华人历史之中,再找不到像叶亚来如此卓越的人物。她认为,当时的华人只顾赚钱,许多人比叶亚来知名,比如大企业家陆佑,只会挖矿赚钱,不像叶亚来兴学、筑路、搞城市建设,把吉隆坡从废墟中重建起来。

1880年的珍贵照片“吉隆坡华人甲必丹的宅邸”,这是吉隆坡最早采用砖料兴建的店屋,属于叶亚来的德生栈商行。(图片:莱顿大学图书馆)
1880年的珍贵照片“吉隆坡华人甲必丹的宅邸”,这是吉隆坡最早采用砖料兴建的店屋,属于叶亚来的德生栈商行。(图片:莱顿大学图书馆)

雷子健

资深前报人,已出版历史纪实《谁杀了钦差大臣》、《谁救了手雷女郎》,以及地方小史《爱新村:雪州华人新村的美丽与哀愁》、《爱渔村:地图上失落的 海平线》等十多本作品,本专栏亦已结集为《地名采风录:一方水土一段古》。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