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蔡澜先生的书,简直像是奇幻之旅:你以为他说故事说了一辈子,也总有开始沉闷的时候吧?奇就奇在他这一生的故事说不完,幸好他参与电影制作到了后期发现到自己喜欢看电影而不是制作,于是更多心力投入写作而且同时写个专栏也让他觉得如鱼得水,我们这些读者才有福气从他的字里行间想像当年他体验过的经历。

有些事情是意想不到的。例如我一直以为蔡生是因为周游列国才会这么熟悉星马泰地区,实情是早在七十年代大马政府说邵氏在大马赚了很多钱,应该拍马来电影回馈一下,结果蔡生与他非常要好的台湾导演桂治洪在大马拍了几部片。另外,蔡生也写了以前在印度拍戏,跟著一大班“茄喱啡”演员吃很简单的饭盒,但重点是饭后坐在丛林边饮酒。哈哈,果然是蔡生一贯作风。

也许是留学日本时磨练回来的功力,片场需要处理的事务,包括人事安排、器材与道具、实景勘探与摄影场布景、招待来宾,邵逸夫先生都很放心让蔡生处理所有事情。蔡生不写不知道,原来当年港片到日本拍雪景,若没有钱就到南韩,在日韩拍片一半遇上冰雪融化的情况,赶紧在市场上扫货,使用面粉在镜头上看也一样过关。另外,原来当年的建筑师傅宁愿放弃日薪数百港元的高薪也要在片场工作,因为忍受低薪但是可以随时制造如假包换的山河景色、小桥流水。我想也许这就是成就感吧。

从蔡生的书来看,电影这个造梦的地方确实吸引了很多愿意投入参与这个梦想的人物,哪怕演绎的只是没赚两个钱的“跑龙套”角色。据蔡生透露,他平日反而喜欢跟这些小咖角色的演员聊天,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小故事,在电影公司的员工餐厅吃饭饮茶、片场旁边休息间跟他们聊得多了,很自然就成了之后奇案片子的剧本创作灵感来源。

以写稿生涯来说,蔡生手上一直出货多年,原来是这些源源不绝地与各派人马交流多年给了他很多存货。香港作者之多产,实在是非常惊人。有些作者写马经、短文、影评杂七杂八的文章,据说有一条街的茶楼常常招待专栏作者,他们沏一壶茶吃点心,从早上写稿到下午,报馆收稿人走街沿店收稿纸回公司给编辑校对。那个提笔写字的年代,说起也很怀念,蔡生说稿纸不值几个钱,有空就拿起笔来写稿,写了一堆寄回去香港让秘书给报馆供稿,存货没了就再多补一些。以前蔡生说文章的结尾想不出来,成龙在片场见他皱眉头,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结尾的“棺材钉”没有想法,随口说几句,蔡生茅塞顿开,顺手收尾。

姚文杰

台师大中文系毕业,澳洲认证翻译师(中译英)。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