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拉港地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也是全马唯一巫华合成的地名。

无拉港(Balakong)有两千家工业厂房,是众所周知的雪兰莪工业重镇之一,然而百年前的无拉港家家户户靠种茶为生,茶园星罗密布以产中国茶闻名,每月可生产超过4000斤茶叶。所谓中国茶,即华民口中的山茶,或客家人所云之青茶,乃早年由华民从家乡带来的乌龙茶树种,制成茶叶供应各地矿家冲泡茶水让矿工饮用,1930年代前后无拉港一度为半岛最大中国茶产区。

说起来,无拉港地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无拉港既非海港,也非河港,亦非如福隆港的港门(粤客方言群对锡矿的别称),何以被称作“港”?原来,Balakong不是马来文,也不是英文,更不是中文,而是马来文与中文合成的地名。无拉港是个客家村,马来文balak即树桐,kong客家话发音即江(gong1)或港(gong3),音调极其相似。也有马来甘榜村长认为,kong可能是kongsi(指矿场公司聚落)的缩写。换言之,Balakong之名,一半取自马来语,一半取自客家话,是大家都接受的事实,环顾马来半岛是唯一巫华合璧的地名。

无拉港是1950年紧急状态时期组建新村始冒现的地名,此前这个地方因著一条河流而被唤作Sungai Balak(树桐河之意),不过1923年英殖民地图却标志为Sungai Bala,至今当地仍有一个马来人聚居地唤作Kampung Sungai Balak(甘榜双溪峇勒)。马来社会相信,当地四个马来甘榜皆有百年历史,并称马来人是最早在此地定居的族群之一。马来报Berita Harian引述甘榜村长称,早年这一带有大片马来人开辟的稻田,而kongsi里的华民也会砍伐树木,并通过双溪峇勒清洗树桐,然后再经树桐河运送至加影。

虽说无法确知Sungai Balak河名何时出现,惟有理由推测或因华民伐木而命名"树桐河"。华民在无拉港立足之初,亦跟著Sungai Balak音译当作地名,根据1958年王植原《叶德来传》,在雪兰莪战争重夺吉隆坡后,甲必丹叶亚来建造了四条公路,包括由吉隆坡通至半山芭蕉赖路三条石,续后通至双溪麻勒接近加影七条石。所谓双溪麻勒即Sungai Balak也,麻勒为客家话balak的谐音,这是无拉港最早的一个中文地名,另外也曾被译成双溪峇辣、双溪峇勒等。

Sungai Balak或双溪麻勒,曾是华民运送树桐的河道,亦是无拉港最早的地名。
Sungai Balak或双溪麻勒,曾是华民运送树桐的河道,亦是无拉港最早的地名。

华民何时来到双溪麻勒已不可考,不过从叶亚来1870年代建造公路至此,可见当时已有华民在此地落脚。双溪麻勒虽不曾开采锡矿,但因毗邻蕉赖与加影交界处(即蕉赖11英里),又邻近世界两大露天锡矿鸿发(今绿野旅游城)、同生(今顺达山庄Sungai Besi Indah),职是之故有一些华民或矿工聚居于此,惟1923年地图中的双溪麻勒仅有零零散散住民,仍未形成乡埠。

1919年,英殖民政府在沙登开设1000亩的农林试验场(Experimental Plantation),受影响被迫迁的主要是沙登花果园的大批华民。花果园即今斯里沙登及邻近博大一带,农林试验场后来即沙登农业大学(今博特拉大学UPM)的前身,这批华民后来安排迁至仍是山林地带的双溪麻勒,英国人在此片山林划出了360亩地段,分配给被迫迁的200户客家方言群华民。

花果园华民迁来之后,把他们的新聚居地唤作“三百六吉”或“三百六咭”,这也是无拉港的第二个中文地名,并已开始形成一个乡埠,华民开设了一间华文学校,对外称作沙登三百六吉中华学校。吉或咭,乃依吉的简称,粤客语把英文arce(英亩)音译成依吉,“三百六吉”或“三百六咭”即360亩之意。根据1922年生的老沙登曾天来老师,1914年老新街场(Old Sungai Besi)大火烧毁,有一批客家方言群华民搬到花果园,后被迫转至三百六吉为二度迁移,所幸华民每户分配二亩地,大多以种茶与蔬果为生。

曾天来老师告知,自花果园华民迁至,三百六吉即以生产山茶闻名。原来二战前,沙登一带各华民聚落,或多或少必有人种茶,大家都以山茶唤之。花果园属于阿依淡(Ayer Hitam)森林保留地边缘,气温不高甚至可低达摄氏18度,种茶没有问题。鉴于农林试验场亦试种红茶与青茶,加上市场对廉价茶叶的需求,花果园与邻近华民便也开始广种青茶,比如在旧沙登双沟南马(Sungai Ramal)笔者外祖父的胶林,一排排胶树之间便种了上百株茶树。1929年英殖民农业专家J. N. Milsum曾到双沟南马视察,发现华民聚落种有不少茶树。

Milsum更详细记述了三百六吉华民的种茶情况,据他观察雪兰莪的新街场(Sungai Besi)地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茶园,由于新街场的大规模锡矿开采,该地有著庞大的华民人口,如在双溪麻勒华民聚落,这是一片与新街场至蕉赖路相邻的360英亩地区,有大量土地种植茶树,约达140英亩。“双溪麻勒的华民小农属客家人,熟悉在中国实行的种茶和加工法。每户小农占用的地段从二到五英亩不等,全家人共同种茶,但采茶时需雇用更多华民妇女。”

1929年英殖民农业官员观察沙登、三百六吉及双沟南马一带的茶园。
1929年英殖民农业官员观察沙登、三百六吉及双沟南马一带的茶园。



除了茶树,三百六吉华民也种植了各种水果如黄梨、菠萝蜜、红毛丹等。其中一些果树为茶树提供了遮荫,而在遮荫下的茶树看似比在直晒下的更为健康。双溪麻勒地形起伏,还有一些陡峭山丘,茶树就种在狭窄的梯形土地上。根据Milsum,“最初的茶种是从中国带过来的,大多数茶树的叶片较小,尖端常呈红色,类似锡兰所称的China Jat (中国杂交茶树)。每十天左右采茶一次,华妇每天能采摘12到15斤,每英亩每月平均可制成茶叶30斤。"目前(指1929年),当地茶价一级茶叶每斤68-75分,二级茶叶每斤38-45分。槟城和芙蓉对这种茶叶有不小需求。”

1950年组建了无拉港新村,此后三百六吉便淡出华民记忆。建村之初,由于客家话常把马来文的ba音念成"毛",所以Balakong最初曾被唤作毛拉港、冇拉港,亦曾被写成乌拉港、武拉港等,直至1973年还有中文报偶尔称谓毛拉港。有老前辈称,客家话的“毛拉”极其不雅,故后来正名为无拉港并沿用至今,Balakong也从Ba-lak-kong转成Ba-la-kong,少了一个k的尾音。

话说回来,当年在开发三百六吉时,华民无意发现了一座石古山,状似一个人的侧面,于是被大家奉为神明,而且石古还分石公和石母。乍眼看去,石公和石母状甚亲密,见过的人无不啧啧称奇。第一个发现石古大王的很可能是种茶人。父老相传,在日治时期,受到石古大王的庇佑,三百六吉才能平安无事,几乎完全不受日军干扰。居民生活虽苦,但都安然无恙。

什么是石古大王?石古,在客家话里,是大石头之意。在中国客家人聚居之地,多有石古大王庙。三百六吉石古大王原庙,在今无拉港工业区后方,距离杨桃岭路并不很远,惟最终石古山被迫让路发展。于是,村民发起重建石古大王庙,里面供奉石古山原貌的石像。新庙就在无拉港华小后方不远。

随著岁月流转,无拉港曾经的茶园早已风消云散,星罗密布的茶园也逐渐改成胶林,而如今都发展成了工业厂房,没有几个人还能细述当年茶事了。在斗转星移中,也许惟有石古大王,犹保留著无拉港最古老的传说,也保留著无拉港华民的最初记忆。

石古大王,华民早年开发无拉港时留下古老的传说。
石古大王,华民早年开发无拉港时留下古老的传说。

雷子健

资深前报人,已出版历史纪实《谁杀了钦差大臣》、《谁救了手雷女郎》,以及地方小史《爱新村:雪州华人新村的美丽与哀愁》、《爱渔村:地图上失落的 海平线》等十多本作品,本专栏亦已结集为《地名采风录:一方水土一段古》。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