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十月十日,大部分的人都会联想到“双十节”,但其实当天亦是世界心理健康日。该节日在1992年时,由世界心理卫生联盟与名誉主席罗莎琳·卡特(Rosalynn Carter,前美国第一夫人)提出,旨在打破外界对精神疾病的误解,提高醒觉与关注。

30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改善了吗?

一份题为Changes in the global burden of depression from 1990 to 2017: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报告资料显示,全球抑郁症的新病例从1990年的1.72亿,增加到2017年的2.58亿万,多了49.86%。更甚者,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指出,2019年全球共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其中包括全球14%的青少年。细想之下,这个数字相等于全球人口的七分之一。

显然,心理疾病仍是全球人类所面临的一大困扰。那么,心理疾病的肇因是什么?

除去家暴、童年阴影等因素,我想对一名成年人来说,最大的心理负担大概就是“职场压力”吧。利马亚太谘询(Remark Group)曾于2020年进行过一项研究,31.9%的受访者表示压力来自于职场,占所有压力来源的最大比例。

美国压力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Stress)表示,职场压力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约3000亿美元的损失。另外,还有论文指出美国每年都有12万人死于不良企业文化,使得“职场”超越了肾病和阿兹海默症,成为了人类第五大死因。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也称,五分之一的上班族面临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困扰,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见,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已然成为现代成年人的一大压力来源。所谓的“不健康”,大致上就是超时工作、过度管理、无理谩骂、偏见歧视、办公室政治、工作量与薪资不符等。长期下来,压力将积累成心理疾病,一切就像张学友的歌名一样——“屈到病”。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不开心就走啊”。确实,在一个不健康的工作环境中,离职是迟早的事。问题是,这个决定却总是绕不开一道难题——频繁换工作,会让履历会不“漂亮”。

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朋友A曾在新工作开始半年后,即因人事问题而萌生去意。然而在面试新工作时,却被指其履历“不漂亮”,甚至遭吐槽“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进来半年又想走?”。

另一方面,作为管理层的朋友B君在某次会面中,指她最近淘汰了三名应征者,理由亦是他们在当前公司的时间太短,最久那位也才待了一年半左右。询及应征者的年龄,她表示有老有少,其中一名还有家室。

其实,谁不明白频密换工作会让履历“不漂亮”的道理?但若有人在如此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仍毅然决然要离开,那不正表示了目前的工作环境欠佳吗?难道要逼迫自己再死撑一年半载,每天忍受恶劣的氛围,为的只是让履历好“漂亮”些?

回到本文开头的大哉问,我们的社会对于心理健康足够重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然我们怎么会沿用“履历不漂亮”这种伤害性极高的法则?这种心态完全不管他人遭受了什么,只一味地以“稳定性”理由来打发应征者或压价,不能不说如此做法过于片面。

尽管在面试过程中,公司自然会考虑自身利益,但我们不能仅仅以“频繁跳槽”来全盘否定应征者的潜力。您一个简单的“刷掉”动作,除了筛选应征者的同时,也能可剥夺他人走出困境的机会。况且,你怎么知道被筛掉的,不是沧海遗珠?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招聘标准,以更全面和包容的方式看待潜在的人才。

如果有机会,不妨给个机会?

 

龚伟健

自由撰稿人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