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明明有著不错的收入,但却负债累累,每个月的薪水都是五位数,但都是月光族,只要工作一停顿或者遇到经济难题(如疫情),就会让他们陷入财务窘境,且还需要进行债务重组。

这些人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喜欢精致高端的物质生活,但收入与支出却不成正比,在长期拿著中等的薪水,追逐顶端的品味和生活方式,导致虽然已经工作好几年,却负债不少,几乎没有积蓄可言。

而这些族群有一个称号,就是“新穷人”。他们不属于真正的穷人,收入是属于M40阶级以上,但也负债不少,“新穷人”(new poor)这个名词是著名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来的,是指有缺陷的消费者(flawed consumer)。这些在“消费社会”里的新穷人,其社会定义或者说是自我界定,他们是属于“准备不够充分”的消费者,就是能力上并无法承担如此精致的生活,但因心理的需求及虚荣作祟,导致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物质劳碌卖命。

在过去人们月入一两千即可养活一家人,物质欲望不高,人们省吃俭用,一年到头只有新年才会集中消费,购买新衣服,吃上一顿好吃的。但随著时代发展,经济蓬勃,加上互联网的诱惑越多,大多数人只要肯努力打工都不愁吃穿,还能买车买房,显现生活水平明显大幅提高。

我们会看到很多住在不错的高尚住宅区,开著豪车,出入高档写字楼的白领阶级,常常去旅行就是十来天欧洲游,看起来很光鲜,但实际上可能是背负几百万债务的“穷人”。这些人往往生活的战战兢兢,不敢生病也不敢辞职,生活压力巨大,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好,一旦碰到疫情这个难关,分分钟都得被逼债务重组。

为何现代很多人是属于“新穷人”阶级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并没有懂得理财或节俭的原理,尤其是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收入中上的M40阶层,如果一直以来并没有居安思危存有一定的储备金,那他们的财务状况与B40的蓝领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因此我们看到当政府开放公积金1万令吉特别提款,无论是任何的收入阶层都会涌入申请,无论需要与否,钱拿在手上就是最实在,如果这笔钱拿出来投资或者是购买房产,或读书增值自己是无可厚非,但如果纯粹是为了不拿白不拿的心态,或者是想用这笔钱以为可以在股市里博,可能到头来会是一场空。

生活在一个大社会下,我们往往容易被别人的生活形态影响,在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态下,物质社会总是会循循善诱地不断诱惑人们去体验新的消费模式以及生活模式的时候,而对于'新穷人'来说,因为想要的太多,收入却有限,因此更加感觉到金钱与物质的贫乏,连带著最痛苦的无奈与失落。

生活是自己的,要避免自己坠入“新穷人”的圈套,我们一定要摆脱被物质捆绑的束缚,少点攀比,认真理财,为自己的未来及看不到的经济风暴,先打上好的财务基础,以避免让自己老年陷入“下流老人”的困境。
 

林艾萱

毕业于博特拉大学大众传播系,拥有18年媒体经验,曾任职多家报馆记者及乐活志主编,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及专栏作者。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