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笔者应邀赴中国广州参加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第十届国际会议(ISSCO),并于会上发表论文。于笔者而言,此行之意义,除了能有机会与中国学者交流学习外,亦可一探当代中国高校的学术自由度。

本次会议以“全球视野:华侨华人与中国”为题,尽管此次会议的视角导向免不了政治正确的中国崛起论、中国中心观和一带一路主张,但毕竟是中国高校(暨南大学)、学术机构(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和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联办之会议,故其研究视野自然相对中性包容。

众所周知,中国高校的领导者,除了校长,还有党委书记,大会诚邀暨大党委书记致开幕词,或许也体现了中国政府、院校对世界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的重视。中式致辞内容免不了重申一带一路倡议、期许世界华人共享中国崛起的和平红利、维护中国和平统一云云。然而党委的存在,一如套在学术界头上的金刚箍,与党委并立的行政机构和教学机构,在听党指挥的前提下,岂有不向党投降的道理?

开幕致辞内容有若干值得深思之处,难道世界华人就应无条件地维护中国?此外,世界华人为何不能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与所在国民族相融合的新民族呢?当今世界华人本该能成为汇通东西的民族,奈何却死守中国大一统与华夷之辨思维,华人的民族性也继承了中国祖先的人格分裂症,即身体在所在国,灵魂却在祖籍国,且不愿拥抱入籍国民主多元的价值观,若华人继续以中国意志为华人自身意志,最终只会阻碍华人融入所在国的国族建构。

学术应跳脱政治正确

此外,笔者以为,此次会议中的最大收获是两点有关世界华人研究的反思:

一、当前的学术语境是西方主导的,中文世界很难产生出自己的学说,这也是本次会议最为中国学者所纠结的议题,但若秉持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我们或许可以从相关研究领域“突围”;

二、跳出政治正确的学术将决定研究成果的质与量,既然主题是世界华人研究,就必须跳出中国中心观,以全球视角思考华人的问题,这就包括了世界华人的独特性,既然世界华人不属于中国,为何还须担负对中国的“义务”?而且世界华人的文化与价值观是多元的,故在将来的世界华人有必要产生自己的民族论述。

中国是一体多面的,学术界更是如此。此次访学之旅可知,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极为丰硕,可惜在政治正确的框架下,他们只能有保留地表达自己的假设和感想,但无论如何,大陆学者始终乐意与各国学者交流,为学术而学术,毕竟大多数学者都不是党人。中国学界,在学术自由度的进退之间搏斗,但这不影响中国学者对学术研究的求真热忱与坚持。以上为笔者近日观察中国学界所得之拙见。

云天恩

自由撰稿人。90后,毕业于拉曼大学中文系。阅读兴趣涵盖历史与哲学。以学贯中西为人生追求,并以建立反乌托邦的论述为己任,深信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