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100令吉无限乘搭的公交月票卡,对你有没吸引力?这项计划涵盖在希盟竞选宣言的第一章“缓解民困—减轻人民的生活负担”里的第8项承诺,旨在改善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素质。新科交通部长陆兆福上任后,就表示希望能率先在巴生谷地区尽快推出此计划,以提高公共交通的乘搭率。

陆路公交在我国,尤其是巴生谷一带,几乎由大马基建公司(Prasarana Malaysia Bhd)旗下的子公司Rapid Rail和Rapid Bus操作和服务(除了KTM电动火车由马来亚铁道公司营运)。这些都是财政部所拥有的官联公司。去年大马基建公司的总裁估计公司将能从营运获得10亿令吉的收入,目前因筹资建设轻快铁3号路线(LRT3)计划而负债。

月票卡需时落实

陆兆福指该月票卡计划需时落实,并非在执政的100天内,主要是因为此计划需涉及庞大政府津贴或开销。就这点,笔者感到不解。首先,使用者需先掏钱购买月票卡。若由营运公司推出自己的月票卡(而非透过“一触即通”卡系统),公众反应热烈的话就先袋入一笔客观的收入。若能吸引到众多新乘客效果就更棒,达到政府欲提高公交乘搭率的目标。在此情况下,政府无需出资津贴。

然而,希盟许诺的月票卡就只有定价100令吉一款。或许公交营运公司担心这卡价放太低,若太多住在偏离市区的常客转购并使用此卡,意味著公司将承受“损失”的风险。笔者没资料能作准确定此类乘客的数量,但站在新政府欲减轻人民生活负担的角度来看,此卡将能有效地协助住在偏远的中低收入家庭减少交通负担。

协助减轻交通负担

举个例子,假设你住在吉隆坡旺沙玛珠,而上班或上课地点在双威-莫纳斯大学。每天往返通勤的巴士和轻快铁费用就达13令吉了,每月22天工作日就要286令吉的交通费。对于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起步薪水不高在交通上能省则省。因此对社会新鲜人来说,有了公交月票卡而每月省下186令吉,真的能减轻在城市生活的负担。

政府的这项计划不仅鼓励人民使用公交,还能促使民众养成以公交代步的习惯,一石二鸟。这怎么说呢?假设你的单日往返通勤费是8令吉,而平时的你不常乘搭公交,却因一时受政府感召心动买了一张月票卡。基本的计算是须在一个月内乘搭公交至少13个工作天才有“赚”。然而这一百令吉已被消费了,行为经济学学家预测一般人会把这笔消费当作“沉没成本”(sunkcost)记在脑海里,勾画出一个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如果到了月中你的月票卡使用频率并不如预期理想,那么你的心理账户就会出现“赤字”感受到“损失”。这个讯号会驱使你在下半月调整行为,努力增加乘搭公交次数。这现象符合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提出的“前景理论”,说明一般人对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有较大反应,因此行为上会作调整“减损”。

营运公司也许首先对此政策有所顾虑,因为担心这个月票卡运动只能吸引到绝大部分现时的日常乘客。若真属实,此措施或将造成公司收入递减。但笔者的分析是,只要政府能持续大力宣传、吸引及售出大量的公交月票卡给新乘客,可以预期的是每日的公交乘搭量将增加。那么,这个100令吉无限乘搭的月票卡不仅能增加营运者的收入,让更多民众节省交通费,同时也从心理上鞭策他们养成乘搭公交的习惯。

事实上,笔者认为划一价格的月票卡并不利于吸引短程乘客。比如说从八打灵再也的再也花园到吉隆坡孟沙单程才2令吉,每个月工作往返才不过88令吉,买100令吉的月票就“亏”了。若月票没有优惠价吸引短程乘客,要不乘客照旧付单程费,要不车子依然涌上街头,塞车问题依旧缠绕。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考虑把月票分区定价,就如英国伦敦的公交系统把住在城市外围远地的入城月票定价比在市中心内圈的要高一些。

同时,政府应考虑推出比月票更长期优惠的季票或年票。如此一来,营运公司更能锁定长期一定的乘客量,一次过先征收高额的预付款。乘客也因有更好的折扣而受惠,不是皆大欢喜?

游说人民转搭公交

若政府推广的乘搭公共交通运动奏效,能拉进更多的新乘客,营运公司就不该太多虑。再况且,不是每一个月票持卡人都那么有纪律“用尽”卡的通行价值,任何“欠缺效率”的月票将会是营运公司的得利(持卡人只能怪自己没好好使用月票卡),间接交叉补贴其他“高效率”的月票持卡人留给营运者的账面“损失”。

单靠月票卡计划就能成功说服大部分驾驶一族转搭公交吗?非也。公交服务一定要可预期、可靠、频密、方便和廉宜,人民方才会有信心以公交代步。月票卡目前也只回应了“可负担”这部分,并不是充足的条件。这部分解释了为何希盟宣言里也承诺会在全国各地增加一万辆公共巴士在路上川行,全面提升巴士的服务素质和效率。

可惜,政府不能一边厢说要鼓励人民转搭公交,另一边厢却给驾车人士废除大道收费。政府更不应提重启或鼓励国产汽车计划,因为后者正是公交建设在90和2000年代裹足不前的绝对导因。

如果公交政策要一致,政府更应逐步减少甚至取消燃油津贴,就如希盟宣言里的承诺:只提供津贴给需要的群体。希盟定义的“需要的群体”仍太广太多,笔者认为应只提供津贴给运输业业者而已。驾驶应被视为一种“奢侈”,而不是“权利”和“优待”,是时候驾驶人士付出真正的环境和机会成本代价或转搭公交。

林志翰

群议社社员及政策研究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