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总会看到有人拿砂拉越的种族或宗教徒之间的“亲密”关系来大作文章,尤其试图要证明砂拉越有多么“特别”。如说常提砂拉越的各宗教道场可以比邻而建,或在餐馆里可以见到各族、各教食客毫无避忌地各自享用清真或非清真食品等。

坦白说,对于西马45岁以上的国人来说,上述例子其实还真的没啥“特别”。笔者小时候,在西马东海岸马来人占绝大多数的小城镇,马来穆斯林光顾华人咖啡店、理发店,乃至餐馆等,都不是稀奇之事(而且经常还会看到跨族间口沫横飞的“咖啡论坛”)。至于临近而建的宗教道场,早期在马六甲、槟城、安顺等地,其实也很普遍。

是以,虽不至于要“翻白眼”,但对一些人习惯性的突出、渲染、张扬砂拉越的“特性”,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百味杂陈”:谁晓得这可能只是“时间”差距,而非社会和文化差距?意思是:怎知道砂拉越迟早不会变得和西马一样?

分化东马非难事

虽然不少砂拉越人对本“邦”的“自主性”和“独特性”颇有信心,但20世纪以来,基于讯息、交通、传播等科技的发达,加上各种有助于一体化的软硬体基础建设的完成,各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规范和控制能力已大为增强,包括主流意识形态之贯彻和灌输,也往往能够如“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

职是之故,只要当权者依然以某种鼓励、扶持社会分化,乃至纵容歧视的意识形态为其治国的主要思想和政策依据,地方上要保持其本有、天然、纯朴,没太多意识形态扭曲的“中庸”特色,恐怕不易。若所谓砂拉越的“自主权”还是停留在无多大实质意义的“政治姿态”之上(甚至还被滥用来为当权者服务),明日的砂拉越要变得如今天的西马,其实还蛮容易的。

当然,本文不是要建议砂拉越寻求更多、更大的“自治”,而只是“聊聊”西马的经验。砂拉越人若不清楚西马各州的民间其实原本也没有今天那么分化,或就会太过自信、自满,以为本“邦”天经地义地“天赋异秉”,本质上就和西马不同,结果忽略、错过了对自己有利的改革契机和因素。

质言之,在今天的世界,甭说一国之内,连各国之间也会有各种势力的相互影响,一地要保持其独特性,恐怕已越来越难。如说宗教化,就是一股跨国趋势,除非先从体制上、思想上、文化上挺立世俗化作为抗衡力量,否则任何地方都难免会被宗教化波及、渗透。

砂拉越人自然有权继续以本身当下的“特别”为荣、为傲,惟若缺乏危机意识,不懂得掌握时机来突破原有框框、解构当下格局,如此感觉良好的“特别”要沦为明日黄花,诚不无可能。

郑庭河

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博士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