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的吉打州,坐落著一座独特的稻米博物馆(Muzium Padi)。这里展示了稻米种植的历史与文化,是了解马来西亚稻米文化的理想之地。跟随《U玩食》记者,一同走进这个充满大地气息的博物馆,感受稻米背后的丰收与生机! 

稻米博物馆(Muzium Padi)位于吉打州亚罗士打的象屿山(Gunung Keriang),是马来西亚首座专门展示稻米种植与收割活动的博物馆。吉打州被誉为“马来西亚的米仓”,这座博物馆不仅介绍了稻米种植的历史与文化,还致力于与稻米作物相关的研究。自2004年10月12日由吉打州苏丹端姑阿都哈林殿下亲自主持开幕以来,博物馆已成为吉打州的热门旅游景点之一,并吸引著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不同种类的米
不同种类的米

稻米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吉打州稻米种植历史的场所,也是文化与研究的融合体。博物馆的成立旨在推动稻米相关的研究与发展,并展示与稻米种植有关的技术进步。作为全球第四座稻米博物馆,仅次于日本、德国和菲律宾,稻米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本地的稻米文化,还向世界展示了马来西亚在稻米种植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农业工具
农业工具

稻米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别具匠心,灵感来自“稻穗”(Gemai Padi),整体外观呈现出一束束稻谷的样式。博物馆由由六栋圆形小楼伴著一栋20.5公尺高的主楼组成,总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主楼的建筑高大雄伟,而附属建筑则分布在四周,这些建筑环绕著主楼,模拟稻穗的形态,象征著稻米文化的丰收与生机。

稻米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别具匠心,灵感来自“稻穗”(Gemai Padi),整体外观呈现出一束束稻谷的样式。博物馆
稻米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别具匠心,灵感来自“稻穗”(Gemai Padi),整体外观呈现出一束束稻谷的样式。博物馆

博物馆的主入口处有栩栩如生的石雕农夫与水牛、飞翔的鸭子以及守护的大石狮子,这些雕塑像征著稻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博物馆的主入口处有栩栩如生的石雕农夫与水牛雕塑
博物馆的主入口处有栩栩如生的石雕农夫与水牛雕塑

馆内共有三层展览空间,其中底层展厅重点展示了吉打州稻米种植的历史,包括农民使用的传统农具和设备。第一层的展览则设有6个画廊,通过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了从古至今的农业活动,并生动地呈现了稻米种植的过程。

稻米博物馆的二楼设有一个观景平台,游客需攀爬59级螺旋楼梯才能到达这个可容纳40人的旋转观景台。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一幅长达103米、高8米的巨型全景壁画。该壁画由60位来自朝鲜的艺术家所创作的,生动描绘了稻米种植的全过程,并展示了吉打州的田园风光。

观景台不仅能够观赏这幅壁画,还能欣赏到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色,将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

在稻米种植季节,周围的田野生机盎然,而当稻谷成熟时,金黄色的稻浪围绕著博物馆,仿佛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

【资讯栏】

稻米博物馆 Muzium Padi

地址:Muzium Padi, 58RG+9H, Jalan Gunung Keriang, Gunung Keriang, 05150 Alor Setar, Kedah

参观时间:周六至四 9am-4:30pm & 星期五 9am-12:30pm / 2:30pm-4:30pm

入门票 : 成人 RM5 | 儿童(7-12岁) RM2

刘永杰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