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隆坡的街头巷尾,隐藏著许多温暖人心的小吃摊,而“英姐手工板面”便是其中一颗闪亮的宝石。这家由刘秀英(43岁)经营的板面档口,虽然规模不大,却凭借手工制作、无味精高汤和对食材的极致用心,累积了众多忠实食客,成为许多人心中口袋名单。
刘秀英的板面手艺源自家乡芙蓉的一位堂姐,这位堂姐已经在当地卖了十多年的板面。刘秀英回忆道,每次放学假期时,她都会带孩子们回到家乡,利用这段时间在堂姐的档口帮忙和学习板面的制作技艺。
坚持手工制作 揉出家的味道
据了解,堂姐热爱烹饪,从零开始自己研发板面的食谱和汤头,靠著对烹饪的热情与亲友的鼓励,逐步摸索出独特的味道。当她的手艺受到大家的肯定后,才正式开档做生意,接著再依顾客的反馈逐步改善。
这份对美食的坚持和细致的传承,让刘秀英决定将这一份家乡的好味道带到吉隆坡,希望更多人能品尝到她所珍视的手工板面。
在机械化盛行的时代,刘秀英仍然坚持手工制作板面,她相信手工揉制的面团更加柔软,也更能吃出“家的温度”,笑著说:“以前大家都是用手揉面团,现在虽然有机器,但手工的板面比较有那个妈妈煮出来的感觉。”为了让板面口感更佳,她在面粉的选择上也毫不马虎,只用自己信赖的品牌,因为“这个牌子的面粉做出来的面条特别柔软又香。”
无味精高汤 清香甘甜
每天清晨5点半,刘秀英便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秤面粉、揉面团、分面团,确保每一份板面的份量都充足,让每一位食客都能吃得饱、吃得满足。
板面的汤头是整碗面的灵魂,刘秀英坚持用江鱼仔和沙葛等熬制,不添加味精和糖,只靠食材的本味,熬出清香甘甜的汤底。她会在家里用石锅熬煮高汤一个多小时,然后亲自将汤头搬到档口,确保每位顾客都能喝到最纯粹、最健康的汤底。
刘秀英表示,这种坚持虽然辛苦,但只要听到食客夸赞,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你有用心去做,就是会煮到会比较好。 你好像随随便便这样,就是煮出来都是不完美的。”
在刘秀英的档口里,不少配料都是亲手制作。她的香菇要先炒过再焖一个晚上,让香菇充分入味;猪肉碎则选用新鲜的猪肉,手工切碎后用盐、蚝油和麻油翻炒。
此外,她还自制了一款参巴辣椒酱,深受食客喜爱,许多人吃板面时都一定要配著这款香辣够味的酱汁。猪油渣和炸葱也是她亲自削皮、切片和油炸,这个看似简单的步骤,一次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母女齐心打理 一碗板面连结人情
如今,档口不仅仅是刘秀英一人撑起来的事业,19岁的大女儿邓佳怡也成了她的重要帮手。邓佳怡自去年中学毕业后便全心协助母亲,学会了煮面的每一道工序,煮起来的味道和母亲一样好,让食客们连连称赞,这份母女同心的温馨画面,也为档口增添了一份家的氛围。
虽然生意路上有起有落,但每当看到食客们将碗里的面吃得一干二净,连汤都喝到一滴不剩,刘秀英就觉得所有的辛劳都有了回报。
刘秀英坦言,小贩生意不易,但当听到客人说“你的板面很滑很好吃”、“汤很好喝”时,那一刻所有的辛劳都变得值得。
菜单中,最受欢迎的要数“灭”板面(面粉糕),那种柔软滑顺的口感,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而清汤板面的面条,每一条都劲道十足,有著特别的弹牙口感!面条滑顺中带著嚼劲,汤配面,完美融合,一碗下肚,清爽又满足。
干捞板面也是顾客们常点的餐点,刘秀英建议选择细面,原本看似朴实的一碗面意外令人惊艳,手工制作的板面条条劲道弹牙,带著独特的嚼劲,拌面酱汁可是灵魂所在,咸香中带点甘甜,还有猪油渣的酥脆点缀,让整碗面的滋味瞬间升级。
如果想要一些辛辣的刺激,可以尝试她们家的辣椒板面,手工面条Q弹滑口,将自制虾米辣椒,脆口江鱼仔、肉碎和半熟蛋拌一拌,香辣浓郁;重点是虾米辣椒不会太辣,适合怕辣的人试一试。
此外,她们的瓦煲老鼠粉也是必尝的美味,烧得滚烫的瓦煲一上桌,就能闻到扑鼻而来的浓郁香气,老鼠粉滑溜弹牙,吸满汤汁精华,将肉碎、香菇和一颗滑溜的半熟蛋充分搅拌,让整碗老鼠粉更添层次。
刘秀英的“英姐手工板面”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一份对家乡味道的坚守、一种对食物品质的执著,以及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从清晨揉面团到晚上收摊,每一碗面都饱含著她的用心和努力,让食客在品尝时感受到温暖与满足。
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板面小贩,将家乡的传统滋味与现代生活相融,让每一位品尝到她板面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纯粹的手工温度。
【资讯栏】
档口地点:新不见不散茶室 Restoran New Gen
营业时间:4pm-12:30am(每周三休息)
地址:115, Lorong 1/91, Taman Shamelin Perkasa, 56100 Kuala Lump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