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2日讯) 女郎表示摔倒后背痛,三度向同个女医生求医,她指女医生没动手检查还打针,导致她手臂肿块不消疼痛不已,严重影响生活,还丢了工作,入禀法院向诊所和女医生索赔逾62万新元(约197万6400令吉)。
起诉人是27岁的莎碧拉,她原本在一家眼镜店工作,2023年11月3日遭解雇。她把丢了工作一事归咎于医疗事故导致的后果,并入禀法院向位于实龙岗的诊所CuraMed Medicaland Aesthetic Clinic和女医生简寒仪(译音)索赔。
根据索赔状,莎碧拉于2021年4月8日在家摔倒伤到背,隔天在丈夫的陪同下到上述诊所看医生。
莎碧拉称,女医生没有动手检查,之后断定她是肌肉骨骼性疼痛,开了口服药给她。
莎碧拉称吃了药却没好转,3天后再次去找女医生,指女医生同样没动手检查,还在没解释或征求同意下,就自行把她长袖裙的领口往下拉,露出她左肩的一部分,接著一手拉著裙子,一手注射药物。
莎碧拉也称,女医生注射完毕后即便见血也没有进行按压。她当时注射75毫克的止痛药双氯芬(diclofenac)。
莎碧拉指,当女医生注射药物时,她感到一阵剧痛,随之打针处肿了一块。她表示接著感到头晕、冒汗,当下都有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女医生。
同年8月26日,莎碧拉第三次去看女医生,虽然背痛逐渐好转,但因打针引起的手臂疼痛,以及打针处的肿块都没消散。她指女医生于是用双手的拇指按压搓揉超过30秒,即便她喊痛,女医生都没有停手。
莎碧拉提到,她原本因工作表现不错,2022年5月升职当上副经理。不过,她因为手臂痛、偏头痛等频频拿病假,吃大量的止痛药也影响她在工作时的专注力,结果升职3个月就被降级,2023年11月被解雇。
基于她承受的疼痛及患上的精神疾病,以及医药费、未来因疾病带来的额外开销、失去的收入等,她向女医生和诊所索赔至少62万2954新元(约198万5834令吉70仙)。
莎碧拉称,她于2021年9月7日到另一诊所医生查问,得知双氯芬应该从臀部注射,而非注射在手臂。医生也指她患有复杂性区域疼痛症候群(简称CRPS),导致她手臂疼痛。
同月27日,她又谘询了另一位医生,对方也称她的手臂疼痛,是注射双氯芬导致的并发症。
女医生对此解释,莎碧拉当时背部疼痛无法挺直,若要她爬上床在臀部进行注射,或将导致她的背部情况恶化。此外,她也指莎碧拉体型较大,若由丈夫和她抱上床,也不太安全。
女医生也称,她解释了整个注射过程,而且是莎碧拉自己拉下衣领。注射时,莎碧拉的确有反应疼痛冒汗,她也让莎碧拉在诊所休息一阵,直到感觉比较好时才离开。她还给了莎碧拉写了转介信,让她若感到不适就去挂急诊。
女医生表示,每次看诊都有动手检查,而且注射止痛药是女郎的丈夫要求的。
根据女医生的说法,莎碧拉第一次看诊时,站著弯腰都不会痛。虽然莎碧拉的丈夫要求女医生开较强的止痛药曲马多(tramadol),但她认为不需要因此拒绝,并开了其他的止痛药和药膏给莎碧拉缓解背痛。
第二次见莎碧拉时,女医生称对方没能挺直腰,有点跛脚,其丈夫要求给她打止痛针,但她当时建议两人去急诊室检查。
女医生称,是莎碧拉的丈夫坚持要她打止痛针,并称若情况继续恶化才去急诊室。几番劝告后,其丈夫仍坚持打针,她才妥协。
当莎碧拉第三次上门时,女医生称她并没有如莎碧拉说,搓揉疼痛处,而是轻轻检查该处,再告诉对方那是打针的副作用之一,并教对方如何按摩消肿。
女医生指,她还安排莎碧拉两个月后复诊,但莎碧拉并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