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3日讯) 新加坡面对巴士司机短缺问题,目前新加坡籍司机仅占所有巴士司机的三分之一。各大公共交通业者为“抢人”,纷纷推出吸引方案,有者提供免费按摩、理发及免费乘搭公交等福利,也有业者针对新加坡籍司机提供高达2万5000新元(约8万令吉)的签约金。
《新明日报》报导,新加坡交通部代部长萧振祥昨早在蔡厝港巴士转换站宣布即将推出的新巴士路线时指出,该国公共交通营运商在招聘巴士司机方面面对挑战,尤其是新加坡籍司机人数偏低,仅占整体司机的三分之一。
他表示,当局已逐步提高巴士司机的薪资,但这项调整必须谨慎进行,以免公交运营成本过快上升,最终让纳税人或通勤者以更高车资承担负担。当局也与巴士服务业者合作,提供更灵活的工作安排。
《新明日报》记者查询新加坡三大公共交通营运商网站发现,各业者各出奇招吸引人才。
前进新加坡(Go-Ahead)在官网首页刊登招聘广告,提供高达4000新元(约1万2800令吉)月薪及1万新元(约3万2000令吉)限时签约花红。
新捷运(SBS Transit)则开出月薪最高4500新元(约1万4400令吉)的条件,并为吸引新加坡籍司机,提供签约花红与培训奖励,总额可高达2万5000新元(约8万令吉)。同时,该公司也为女性司机提供育儿津贴,并允许潜在员工选择4天、5天、6天制的工作模式或兼职安排。
易塔通(Tower Transit)则主打亲家庭政策,在其招聘页面列出每月免费按摩、理发、免费乘搭巴士和地铁等福利,并能根据员工需求进行调整。女员工还可享有长达26周的产假。
该报记者今早走访一处巴士转换站时,疫情期间加入的赵姓司机(55岁)表示,各业者推出的薪金配套确实具吸引力,但当巴士司机也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包括人手不足、难请假等问题。
“虽然公司愿意给予现金补偿,但有时仍需时间处理私事。”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司机则指出,调高薪资固然吸引人,但担心部分年轻人只是为了签约奖金而加入,短暂工作后便离职。
“若要留住员工,尤其是年轻一代,除了薪金,公司也应多聆听员工意见,并改善整体待遇。”
学者:薪资是吸引关键
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黎华德(Walter Theseira)指出,巴士司机的工作要求比德士或私召车司机更高,薪资将是吸引更多人投身该行业的主要关键。
他提醒,若新加坡过度依赖外籍司机,一旦发生疫情等突发事件,大量外籍员工返乡,可能对新加坡的公交系统带来冲击。
“我们也难以确保部分来源国(例如中国)的外籍巴士司机会持续来新工作。一旦新加坡提供的薪资条件与他们本国接近,这份工作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因此,必须持续加强招募并留住新加坡籍司机。”
他补充,与较为自由的德士或私召车司机相比,巴士司机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如提前报到、准时发车等,责任更重。
“公众期望巴士服务在尖峰时段能频密运作,这意味著许多司机必须早出晚归。要吸引更多人加入,就必须提供相应的报酬或调整工时。国人也要有心理准备,为维持这一行业的人力资源承担相应成本。”
至于无人驾驶巴士能否缓解人力短缺,他认为该技术未来或能发挥作用,但距离普及仍需数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