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4日讯)为防诈骗分子在短时间内掏空客户的存款,新加坡七大银行将从10月15日起实施新的防诈步骤,馀额至少5万新元(约16万3200令吉)的银行户头若在24小时内转出过半金额,相关交易将被延迟或拒绝。

新措施适用于手机银行和网路银行交易;柜台提款和自动提款机等非数位交易不受影响。

新加坡银行公会周五(10月3日)发文告指出,实施这项措施的银行包括星展、华侨、大华、花旗、汇丰、马来亚,以及渣打银行。

据文告,新措施适用于馀额至少5万新元的储蓄和联名户头。一旦客户单笔交易加上过去24小时的提款总额超过户头馀额的一半,就会触动防诈机制。那笔交易和之后的转帐将自动延迟24小时处理,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直接被拒绝。

新加坡银行公会解释,24小时“冷静期”旨在让可能受骗客户停下思考。如果客户在这段期间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诈骗,可依指示取消交易,保住户头的钱;若交易属正常,冷静期结束后就会自动转帐。

如果正常交易被拒绝,客户在完成与银行的验证后即可重新启动。若需求紧急且必须在冷静期内完成转账,客户须透过银行分行、自动提款机或客服中心验证,具体方式由银行各自决定。

为减少对正常交易的干扰,定期转账指令、财路(GIRO)或eGIRO付款,以及向发账单机构的缴费将自动豁免,不会触动防诈措施而被延迟或拒绝。

该会表示,新措施将辅助新加坡现有的反诈骗机制,包括先前依据《共同责任框架》落实的防诈监控责任。

这个架构于去年12月16日起生效,规定金融机构和电信公司须在防范钓鱼诈骗方面共同承担责任;若任何一方未尽责,须赔偿受害者。

过去几年来,新加坡的诈欺罪案急剧攀升,2024年受害者损失总额高达约11亿新元(约35亿9100万令吉),比2023年大增逾七成,创历来新高。

在当局与业界持续加强防范和公众教育后,情况已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诈骗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6%,损失金额也下降12.6%。

新加坡银行公会透露,这些持续努力已见成效,今年首七个月,各大银行的安全措施共阻止7800万新元(约2亿5466万4200令吉)的诈骗损失。

符诗玉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