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声曾和好友在尼泊尔展开700公里的长途骑行。(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加坡30日讯)骑出一张活地图!新加坡六旬老翁退休后靠著双轮勇闯世界,最远曾从中国独自骑到哈萨克斯坦,骑行3000公里,望用自身经验鼓励年长者保持活跃,活出晚年精彩人生。

从河西走廊的麦田,到游牧民族的蒙古包,再到哈萨克斯坦沙漠公路上的烈日,这些对别人而言是遥远的名词,但对现年63岁的徐树声而言,却是亲身记忆里难忘的风景。

一向来热爱户外运动的徐树声忆述,自己对骑行的热爱始于40多岁时受海明威的一句名言所启发:“骑脚踏车才能最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轮廓。”

徐树声约50岁从企业辞职,除了投身兼职房屋经纪外,也毅然决定付诸行动实践以上理念。

“而且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比起跑步,骑脚踏车对身体包括膝盖的负担不会那么大。”

起初,毫无经验的他报名新加坡机构到贵州的10天骑行旅程,后来便渐渐“上瘾”,加入各种骑行团队。

约4年前,由于觉得和朋友安排时间过于麻烦,徐树声开始首次单人长途骑行探险,从越南河内骑到胡志明市,全程超过2000公里,用时29天。自此以后,开启他一段段单人或团体长途冒险,横跨18个国家,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

今年8月,他刚结束探险生涯中最远的一段旅程——从中国兰州独自骑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程花了两个月,总长3200公里。

对于初学或鲜少运动的年长者而言,这个数字的确令人望而却步。徐树声说,他自己也是年长者,因此在行程安排上不会像年轻人那么激烈。

“3天各骑大概三四十公里,休息一天再继续。步伐放慢,才能欣赏沿途景色,如果只顾低头赶路,骑得再快再远也没意义。”

徐树声认为,退休不代表人生终结。

“我常常看到老人家坐在组屋楼下发呆,像是在虚度光阴。如果能够说服两三位老人家一起去骑脚踏车,大家慢慢骑到马六甲,我会觉得很有意义。”

徐树声(左)在蒙古骑行探险时,受蒙古游牧民族热情招待。(图由受访者提供)
徐树声(左)在蒙古骑行探险时,受蒙古游牧民族热情招待。(图由受访者提供)

徐树声曾和好友在尼泊尔展开700公里的长途骑行途中常遇陌生人送暖。他分享,在蒙古骑车时,一位游牧老人从蒙古包里走出来招呼他进屋吃羊排,还请他到床上休息。

他也曾经在烈日下次骑行横穿哈萨克斯坦一条两百多公里长的沙漠公路,不时有经过的陌生司机停下为他送上一瓶水。 

“如果不是骑车的话,是体验不到这样的暖心事。”

他也会在旅途中参观博物馆和研究当地历史,甚至还在优管(YouTube)开设频道@OldGuyCycling分享所见所闻。

徐树声说,在开始骑行的两三年后,他创立自己的骑行社群,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发烧友,更有了自己的“固定小队”。

目前社群已有6000多位成员,3年前他交棒给年轻人继续经营,但仍然活跃其中,并组织骑行团到马六甲、普吉岛和甲米等。

“我很欣慰团里面通常有一半都是年长者。有些人刚加入的时候身材肥胖,后来逐渐变得健康。我自己也是一样,骑车前有80多公斤,现在是72公斤了。”

在与同好享受骑乘乐趣的同时,他的探险精神感染了两名儿子。

“我30岁的大儿子今年刚从公司请3个月假,两夫妻到欧洲当背包客。我经常和他们说,从小国家来的人更应该去体验外面的大世界。”

符诗玉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