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1日讯)最新调查揭示,新加坡有三成单身者对约会毫无兴趣,超过四成无子女的已婚夫妇则无意生育。民调受访者普遍呼吁政府进一步加强婚恋与育儿政策,提供更多实际支援。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人民行动党妇女团于周六(19日)召开常年大会,并与全国职工总会妇女与家庭事务处联合发布两项民调报告,各有逾千人参与,针对婚恋与生育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30%受访者对约会完全不感兴趣,39%则愿意尝试,另有46%认为“寻找合适对象”是最大挑战。受访者也坦言,价值观是否契合、经济基础稳定以及外貌条件,是他们在择偶时最重视的三大因素。
与会公众在小组讨论会上指出,建立健康和长久关系的关键在于“找对的人”。他们认为,住房政策直接影响结婚与生育的决定,倘若经济压力过大,将难以考虑婚姻和育儿计划。
不少年轻单身者则表明,希望先专注自我成长与保持独立,担心结婚与育儿会失去自由并背负更大责任。
在数码时代,线上交友已成为单身者常用的寻觅伴侣管道。然而,受访者对安全隐患与隐私问题心存忧虑,对透过网络建立的关系能否长久也存疑。
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指出,她与交友平台交流后发现,许多人缺乏基本人际互动技巧,无法自然与对方接触或回应。
她认为,在数码化盛行的年代,年轻一代过于依赖网络互动,却缺乏面对面交流经验,因此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则指出,不同人生阶段的人对婚恋与家庭的期望各异。有些年轻人暂时将恋爱排在次要位置,并不代表未来没有打算。
她强调,经济因素仍是重大考量,部分年轻人担心财务稳定,也有人必须同时兼顾养儿与照顾父母,面临“夹心层”压力。
她呼吁,社会与家庭应给予更多支持,尤其是在满足女性婚恋与家庭需求方面,并希望政府进一步协助年轻人建立信心,勇于结婚及组织家庭。同时鼓励已有一胎的父母考虑再育,以利人口持续发展。
针对已婚与离婚人士的调查显示,住房政策依然是影响婚恋与育儿的重要因素。若缺乏足够居住空间,被迫与父母或公婆同住,将削弱年轻夫妻的生育意愿。
部分受访者也坦言,推迟或放弃生育的原因之一,是忧虑孩子在高度竞争、压力沉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呼吁营造更正向的社会氛围,让下一代在健康环境中成长。
调查数据显示,78%受访者希望政府推动弹性工作安排,74%希望托育与医疗服务更可负担,72%呼吁增加经济援助与家庭补贴。
受访者同时指出,父亲与丈夫应分担家庭责任,减轻母亲心理与生活压力,以避免女性在职场中遭遇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