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4日讯)父母闹翻后,9岁自闭儿跟著父亲生活却被指遭家暴,结果课后回旧居向邻居求助,并向警指遭“父与祖母欺负”,被送院留医一个月,最后甚至出庭供证,法官最终批准母亲为他申请的个人保护令。
《新明日报》报导,根据判词,起诉人为男童母亲,答辩人为他的父亲。这对夫妻育有两名儿子,分别为11岁和9岁,男童是次子并患有轻度自闭症。判词未说明两人是否已离婚。
判词提到,去年7月,母亲因家庭纠纷带大儿子离家,父亲则将小儿子带回自己母亲家居住。
两个月后,小儿子在补习班下课后没有回到祖母家,而是回到旧居,向邻居求助。邻居随即联系他的母亲,母亲报警,他对到场的警方说"我想跟妈妈走"以及"爸爸和祖母欺负我"。
他当晚被送院,并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
同年11月5日,父亲申请两名儿子的单独抚养权,两周后,母亲也入禀法庭,为小儿子申请个人保护令。
母亲在调查中称,儿子曾向警方表示,父亲和祖母"非常暴力",他无法再与他们同住。
庭审期间,法官决定让男童通过视讯作证。根据判词,男童虽然性格内向,但能够通过手势和简短文字回答问题。他在作证时写下"打"、"非常坏"、"他打"等字句,形容父亲的行为,并表示与母亲在一起时"开心"。
法官总结,男童的证词足以证明他在2024年确曾遭父亲打,因此批准起诉人的保护令申请,并特别指出,由于男童有轻度自闭症,更容易受到创伤影响,保护措施尤为必要。
父否认家暴 法官:男童证词可信
父亲否认殴打孩子,其律师则质疑男童证词的可靠性,认为他的回答可能受母亲暗示或心理压力影响。
然而,法官认定男童证词可信,理由包括他主动揭露事件、向邻居和补习老师求助,并在母亲出现时哭泣;男童的身心创伤迹象与陈述也相符,如做噩梦、在夜间惊醒、拒绝见父亲,以及被诊断出患有情绪障碍。
根据判词,法庭也在今年3月批准另一份个人保护令申请,以保护母亲及大儿子。
父被指频骚扰 孩子情绪崩溃
母亲指孩子出院后,父亲数度上学校和托管中心大闹骚扰,导致孩子情绪崩溃。
母亲供证时说,在小儿子出院后,答辩人多次到孩子的课后托管中心及学校探访,并在场制造混乱。她举出五起事件,包括去年10月28日在托管中心恐吓工作人员要求带走孩子、11月7日在学校威胁报警并导致孩子哭闹,令孩子跑到其他教室,还踢了副校长的办公桌。
不过,答辩人否认相关指控,表示自己探访时均在校方安排下进行,并由教师或辅导员陪同。他并未恐吓或与儿子发生正面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