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4日讯)住家地址被人冒用于“僵尸烟弹”等非法物品的贩卖广告,屋主称两年前突发陌生人电话指自己诈骗,为证清白向对方发了附带地址等个人资料的报案记录后,地址就接二连三的被骗子冒用,两年来有近百人上当登门。
《新明日报》先前报道,后港3道第251座组屋的某单位地址遭人冒用,谎称要赠送免费物品邀人上门,一个名为“Our Vape Store”的网页也盗用此地址兜售电子烟。
该报记者访问时,屋主误以为记者是浏览网站后要来买电子烟的"顾客",赶紧报警,后来才搞清楚是一场误会。
屋主陈先生日前受访时解释因由,指这一切源自于自己两年前无故被拉进一个Telegram聊天群组。
“我的Telegram帐号注明我的本名,我莫名被拉入群组后,一开始并没有在意,但后来一个朋友告诉我,有诈骗分子冒充我的名字行骗,我得知后就赶紧报警。”
他说,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接到视讯电话,对方称因为陈先生而被诈骗,损失了6000新元(约1万9800令吉)。
“当时我只想著自证清白,就把报案记录发给对方,想让他知道我也是受害者。不过匆忙间忘记遮盖记录上的个人资讯。”
陈先生表示,把报警纪录发出后,骗子就利用自己的地址在网上行骗。
“他们在脸书群组说我家会送免费东西,因此有很多人上门要领取。骗子也会借低价卖货为诱要求先给定金,这些买家上门后才发现是一场骗局。”

他说,两年来平均每周都有人上门,自己早在去年就在门口挂了一张告示,说明地址遭人冒用。
“这些年来我对此报了好几次警,但由于我们没有受伤,家门也没有被撬,相信警察也无法采取任何行动,我们也只能在家门口安装电眼。”
送货员凌晨取货不果惊动警
陈先生忆述,曾经受害者在网上看到广告,支付了定金并安排送货员到他家取货。
“当时是凌晨4时。我们将情况告诉来取货的人,对方再告诉买家。但是买家不相信,僵持不下我只好报警,待警察来了,解释清楚情况已经是早上6时了。大家都是受害者。”
“如果看到有免费东西领取得警惕,尤其是那些要求你先转帐的,一定要求证再转钱。”